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广东普宁横溪龙

广东普宁横溪龙

有一年元宵,在普宁流沙公园的绿草地上舞龙,人山人海,但见那龙冲开云雾,抖动须眉,口吐龙珠,满身毫光,在墨绿的草地上如飞腾于湛蓝的大海。龙身和龙爪上燃烧着火焰,使巨龙显得风风火火的飞腾气势。还有“鲤鱼舞[¡]鲤鱼舞是流传在惠州惠东平海和潮州及梅州一带的传统民俗舞蹈。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详情>”,十七条鲤鱼蹦蹦跳跳,由最大的鲤鱼领队,步法矫健,高跳时有鲤跃龙门之态。近年来郑奕光兄弟同郑永茂等老艺人又再革新,用各色鲜丽的尼龙布,剪成片片鳞甲,代替了过去的绘色丝纸,更是光彩夺目。
普宁有个横溪村,自明万历年间陈氏从福建泉州迁此,见一溪横村而过,故名目“横溪”。
那由铁丝和红缨制成的四只粗壮的龙瓜,更像在拨雾玩浪。

“横溪龙”大闹普宁,还游到汕头市和广州,飘洋过海,游到马来西亚等地。


“横溪龙”的龙舞更有它的特色。
画龙、制龙、舞龙,在这个村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舞动起来,那三弯九转的龙身忽如驾云飞腾,忽如翻浪斗波。

“横溪龙”用竹篾、铁丝捆缚龙的骨架,糊上丝纸,绘上颜色,活灵活现。
他们还用铁丝制作龙珠,旋转透明,珠光宝气酷肖真珠。从那时起,舞龙就在侨乡普宁开始热闹起来。横溪村本来就以巧制花灯驰名,艺人们在制作花灯的精巧技艺上,很容易接受了制龙的艺技,他们琢磨创新,制出别具风格的“横溪龙”来。龙尾剪成七瓣,用铁环环扣,是活动的,摆动起来像一股旋风。他们制作的龙头,缨络盖脸,璃珠为眼,鼻翼似动,双眼圆睁,闪射毫光,何等威武!龙身分成七段,每段之间,用纱布或鱼丝捆活动的龙节,舞动起来,灵活起来,灵活自如。龙腰间浮动着朵朵彩云。
游龙时,老虎开路,龙珠前引,鱼、鱿、蚶、螺众水族随后,配以节奏急促的龙锣,十分生动活泼。汕头市工人文化宫曾聘请郑永茂郑奕光等艺人制了三条形态、颜色不同的龙,配上电动、电光,更使游龙如生,动人心魄。当今制龙老艺人郑奕光的祖父,60多年前就读于潮水州,他毕业后带回潮州府城的龙舞图和制龙技艺。龙节中空,点上蜡烛,从里照外,玲珑剔透。

龙舞有三种:“龙船舞”是糊了四只安装上滑轮的竹架龙船,一边坐的是俏男,一边是俊女,载歌载舞,顺次从龙腹滑过;“龙灯舞”是由32个龙女排成四行,一手提花灯,

一手舞彩绸,配以“金蛇狂舞”等民乐,恍若四条游龙飞腾于云海之间。
从建村开始,就流传着游龙戏水的故事。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