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喜焯编的《重修石城县志》载: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安铺游神最形热闹。安铺镇百余盏,制成人物鸟兽,配用机器均能举动如生,省会各处多不及也”。
游神,以雷神为主,各街境神伴游,神轿达10多乘,香烛焚于轿前,神童、道公随于轿旁,大型三角彩旗引路,香案台摆满香烛宝帛,拜神品台摆置烧猪牲仪,多达数十台,还有锣鼓花架、狮子班、舞龙等,队伍长达数里,热闹异常。是晚游灯更为辉煌,每枝灯可载火。此外,还请大戏(粤剧[¡]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发源于…详情>)三班庆诞,相互竞演三至五晚。
雷神是安铺镇玉枢宫内供奉诸神之一,正月二十八日乃雷神诞期。
建国后,安铺雷神诞期游神已彻底废除,但游灯习惯仍有。锣鼓乐手齐奏“六国封相”乐调,入音座前,高擎各色引灯,音乐大师领奏“迎春花曲”。商户、居民门上,亦张灯结彩。锣鼓架上,装上各色彩灯。
是晚,全镇处处皆灯,欢乐声、锣鼓声、弦歌声、鞭炮声交杂一起,响彻安铺上空。马灯、兽灯、鲤鱼灯[¡]鱼灯是中国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详情>、鲳鱼灯、龙虾灯、螃蟹灯、桃子灯、柑子灯等物灯,种类繁多。
每逢神诞,由筹备庆诞的首事发动居民募捐和从圩捐收入中筹集“庆诞”经费。“庆诞”期间,镇外、县外来安铺观灯、看戏者,人山人海,不计其数,商店、居民家庭,挤满亲朋戚友,旅馆、店铺床无虚席。
晚上游灯,尤为热闹,大型花灯每只可载灯百余盏,有走马灯、盘转灯、长灯、短灯、方灯、圆灯、扁灯、梭灯、小型物灯等,各种各样,五光十色。届时,田间游神,晚上游灯。各街组织十来岁孩童,每队30~50人,身穿各色长衫、马褂,头戴帽子,脚穿白鞋,手举龙灯、凤灯。
湛江安铺镇雷神诞期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