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游艺习俗

游艺习俗

比赛时,点燃火绳两端,摇荡火绳,直线跳跃前进,先达终点者为胜。端午节这天,善游泳者自发地会聚于附近的河边,进行抢鸭子的游戏。人们站成圈。先叁拜龙神,赞颂龙神:“黄龙头一点金,一点光芒照乾坤,照定九州并万国,普天之下共太平。
唱吉利--汉族游艺习俗流行于四川大部分地区。
取一根长1米-2米的硬木竖于场地中央,顶端稍尖,作为轴心;另以一根长约6米的木杆,中部凿一圆洞,横置于立柱顶上。转动时状似推磨,又如秋千上下升降,故名。游乐时,横杆两头人数本等,双方推动横杆助跑几步后,迅速骑上或匍匐杆头,随杆旋转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借助蹬力使横杆两端交替上下,旋转不止。主人燃香烛,放鞭炮,并给予一定酬金。互相牵手,载歌载舞,旋转跳跃。

磨秋--彝族游艺习俗又称磨礅秋等。


摔跤--彝族传统游艺活动每逢年节和喜庆场合,邻近村寨的人们都要联合进行摔跤比赛,场面十分热闹。


抢鸭子--汉族游艺习俗流行于四川大部分地区。
”沿途不少人家,为求吉利,便把龙灯与歌师请进家中,龙头舞动,歌师唱吉利歌。一般在火把节等节日期间举行。

跳火绳--彝族传统游艺活动火绳为长约3米的藤条拧成,上涂油脂等易燃物。
围观者大声呼喊助阵,十分热闹。每到一处,队伍中的歌师要唱吉利。该习俗在藏、羌等民族中也盛行。按习俗,获胜的摔跤手将成为姑娘们的偶像,优先赢得姑娘的爱情。

跳锅庄--彝族娱乐习俗每逢节日或喜庆场合,男女老少均围着屋中锅庄跳舞,故名。
正月初一或春节期间,民间能歌善舞者自发地组成队伍,舞着竹龙,敲锣打鼓地去各茶庄、街头、地坝游行。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