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以上供十方诸佛、广设坛场、普施斋食、超度六道中受苦众生为基础,吸引众多民众前来竭拜集会。
水陆院庙会是流行于晋城及周边县区的一种节日民俗活动,产生于清代初年,是晋城地区规模最大、民众参与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庙会。后来佛教有了新的发展,佛事也渗入庙会,庙会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
据庙中碑文和有关资料记载,水陆院修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称为“水陆禅院”。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都要举行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佛教中一种盛大隆重的修持法会。
2009年,水陆院庙会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水陆院庙会的相关祭祀活动逐渐淡化,农用物品交易开始成为庙会的主要内容。清乾隆版《凤台县志寺观》记载:“水陆禅院,在城东南隅……每年四月二十举行大型法会,曰:‘水陆院会’。
随着社会的变迁,水陆院庙会由祭祀或拜谒开始向市集的性质转变,已和集市贸易、物资交流、文娱活动等融为一体,赶庙会也成为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成了民俗文化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水陆院会亦称水陆法会、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陆斋仪,是佛教徒据盂兰盆会而举办的水陆道场。届时,四面八方的信徒为祈福求安,满怀虔诚地赶往寺庙,顶礼膜拜,于是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集会。
山西晋城水陆院庙会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