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南宁清真寺

南宁清真寺

概述:

南宁清真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607年),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占地面积95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南宁清真寺为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抬梁木构架,木楼板,小清瓦屋面;通进深15.10米,面宽3间计13米;左侧设花园,右侧设天井及杂物用房。寺内悬挂多块扁额,木柱上亦多刻有对联。位于南宁市新华街25号,原址位于仓西门外(今解放路一带)。

南宁清真寺

南宁清真寺建成后曾经历过几次较大的重建或改建,康熙年间(1717年)由宛平公捐资买地改建于今址。至靖嘉庆年间又由邑人集资加以修耸重建,咸丰七年(1857年)又毁于兵乱,同治五年(1866年)又重修,民国十三年再由宋振波经手加以修建,沿用至解放后。文化革命动乱期间,清真寺前座尽遇破坏,并改建为他用,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拆除旧寺改建新寺。1980年党和人民政府落实民房产归还清真寺后,1981年再由回族工程师马骏驷设计,

南宁清真寺

建筑特点

南宁清真寺红平瓦屋面,砖楼地面。立面造型为仿阿拉伯伊斯兰教堂式样园尖顶,拱券式门窗。设有大厅、礼拜大殿、望月楼、办公室、经学班教室及学生宿舍。寺内尚存“重建清真寺”及“清真寺懿馨会碑记”两块碑石。

大殿四壁外表用白色瓷砖装修,光洁明净,正西米哈拉布(四壁)镶嵌有用瓷砖绕制的彩色经文,大段可容纳100多人同时礼拜,常有外地穆斯林来寺礼拜,有教民2700多人,均属回族。寺内现保存有《重建清真寺碑》等文物。

规模建制

南宁清真寺建筑面积1890平方米,占地面积953平方米。该寺为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抬梁木构架,木楼板,小清瓦屋面;通进深15.10米,面宽3间计13米;左侧设花园,右侧设天井及杂物用房。寺内悬挂多块扁额,木柱上亦多刻有对联。一层开设饮食服务店,以便自养,部分房间为净水堂;二楼为会议厅、宿舍和办公室;大殿在三楼。

历史沿革

初建

南宁清真寺始建于始建于该寺创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年一1661年),是当时广西提督马雄(宁夏固原人)倡议并带头集资建成的。初建时,寺座落在北城门外镇北桥附近。

修缮重建

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年)。

重新建成现状。清真寺共三层,仿阿拉伯建筑风格,寺门圆拱形,寺冠呈圆形拱顶,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底层为群众集会活动场所,二楼是会议厅及办公室和阿訇住房,三楼为礼拜殿,可容纳200余人礼拜。

地理交通

南宁清真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唯一的一座清真寺,位于南宁市新华街25号,原址位于仓西门外(今解放路一带)。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