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彬县大佛寺三月初八庙会
全寺因山起刹,依崖凿窟,雕石为像,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因此,他一直受到历代周人的歌颂和赞扬。从唐代开始,庙会祈福、娱乐、商业的特点便基本齐全了,后世便将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庙会形式延续了下来,并在发展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有时也有戏剧演出。2009年,大佛寺庙会[¡]大佛寺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详情>又被确定为大佛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原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指挥下的豳(bīn)州浅水原大战阵亡的将士祈福所建。多彩多姿的民间工艺洋溢着朴拙、浑然天成的意趣,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在方圆几千里久富盛名,民间艺术表演“线提木偶”和宗教艺术表演“十二花”等,寄托着多少人童年纯真的快乐。唐太宗李世民为“彬州浅水源”大战中阵亡将士所修建的“应福寺(大佛寺)”,是唐都长安周围佛教艺术的典范,它不仅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也是古丝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地处陕甘交界区,每年这一天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祈福朝拜者、小商贩、艺术表演团......让这里香烟缭绕,热闹非凡。据古代文献记载,周代宗庙旁便有庙会了,这就是《考工记》上所说的“匠人建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六朝以后,佛教寺院、道教宫观日渐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逐渐兴盛起来。他始终勤苦,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地领导和团结部族群众,着手恢复后稷的事业,务耕种,行地宜,使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
彬县大佛寺庙会,从开龛造像,建院立寺之日起,在民间便约定成俗,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是这里的庙会(据大佛寺大佛窟内题刻,该寺建成于贞观二年(628)十一月十三日,与庙会时间不一致。
附
公刘是后稷的曾孙,周文王的十代祖先,当夏后氏当政之时,他的祖父失掉了后稷官职位,出走到了戎狄的地方,数年后传至公刘。山门外百货云集,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应有尽有,还有各色风味小吃。
每年三月初六即有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赶来礼佛,或进香还愿,或求子祈福,或旅游观光,三月初八达到高潮,日接待游客达万人以上。因窟内造像高大雄伟,俗称大佛寺。
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这里的庙会既融汇着异域文化色彩,又延续历史民俗特色,承袭着公刘故里淳厚的民风。
早期的庙会是为举行祭祀活动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的功能,随后又增加了许多娱乐项目。
大佛寺位于彬县城西10公里处的312国道旁,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庙会期间,摊点密布,客商云集,游人杂沓,十分热闹。)。2001年,中央电视台将大佛寺庙会以农民旅游节为主题予以报道。由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洞四部分构成。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