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俗旅游 > 宝塔山 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与象征

宝塔山 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与象征

条条经验个人得,系统推行领导多。吾党军政善料理,而今生产执斧柯。层层从地起,累累逾百丈。大小不同等,愈下愈稳当。又如指南针,航海必依傍。再视塔尖下,千万砖块放。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延安。
新人新物新政策,抗建由我不由它。”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之后,延安宝塔还一度承担过飞机导航的功能。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塔尖喻领导,备具庄严相。塔脚宽且厚,塔腰亦粗壮。方知塔尖高,群砖任鼎扛。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杨家岭、枣园不眠的灯火,孕育了一个崭新的民族精神。

宝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宝塔为宋代重修,原名为“岭山寺塔”,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
塔尖无塔脚,实在难想象。塔脚无塔尖,塔亦不成状。犹如树战旗,敌军胆气丧。又如过险滩,舵手平风浪。延安劳模会,真理正一样。君不见劳动经验有万科,模范创造应讴歌。

宝塔山地处延安三川之口,山腰地势平缓,有人说地势不完美,有缺空,便造塔弥补。可以说,延安宝塔的建造兼具以上两个原因。
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年),人们在嘉岭山上建“岭山寺”,即以此为寺院标志塔,并予以修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又对该塔进行了维修。主要是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增设了楼梯,加固了塔基,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1956年8月6日,延安宝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与象征。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贰圆券的下方图案就是宝塔山;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其核心图案也是宝塔山和红五星。
从此,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活力,成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熊熊火炬和航标灯。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成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最令人神往的壮丽景观。

也就是在“延安时期”,延安宝塔已经被反复地吟唱。陈毅元帅当年有《延安宝塔歌》,借歌颂宝塔,用塔尖与塔基的关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与人民群众互为依存的鱼水关系。


近年来,宝塔和宝塔山实施了点亮工程,每当夜幕降临,宝塔光芒四射,流光溢彩,成为圣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据《太平广记》载:“延州有锁骨菩萨(即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佛教菩萨名,为梵文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详情>化身)舍利塔”,指的就是延安宝塔。二是来自风水学说,用于调理阴阳,辟邪降福。

这首诗歌是这样吟唱的:“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内有阶梯,可沿梯直攀塔顶。您若有兴致,可以登临塔顶一览延安城全貌。

许多前来游览的朋友都曾问过这样的问题:古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宝塔,它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塔建筑,一是起源于佛教,作埋藏经卷和舍利之用。


古人云:“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天下名山僧占多,我国的佛寺大都与风景名胜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延安宝塔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

全国解放后,陕西省和延安市两级政府先后于1959年和1984年两次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了维修。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