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广州民俗番禺水色

广州民俗番禺水色

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民俗心理,以及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

番禺水色,20世纪末本世纪初,在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下对其进行恢复。
首先是民间技艺在传承上存在后继无人现象;其次,随着城市河涌的逐渐减少与污染,番禺水色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此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番禺水色也同其他游艺艺术一样存在着观众群体流失和市场减少等现实问题。因此,抢救番禺水色,不仅是要从继承传统技艺、保护生态环境着手,还要不断创新,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它、热爱它。

番禺水色艺术结合了戏剧、绘画、杂技、造型等多种艺术,这种造型艺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不仅仅是因为它表演的场面大,参与的人数众,还在于它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和宣传功能。

番禺水色是与本地民间信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迎神赛会活动,体现出岭南地区特有的以祠堂为中心的宗族和以民间祠庙为中心的祭祀组织状况。
清同治版《番禺县志》中叙述有关凤船情况时写道:“船后则彩艇络绎,缀引水色,皆用娈童扮演故事。清人檀萃所著《楚庭稗珠录》里比较详细的记载了有关市桥凤船表演的情况。

番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境内水网纵横,河涌交错,为水色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同时,它还是岭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古县,建县距今二千二百多年,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番禺水色是一种以木筏为载体、以戏剧或民间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水上表演活动,主要流传于番禺区市桥镇、沙湾镇等地。
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

番禺水色还有很强的社会价值。
屈大均《广东新语》里有大洲龙舟[¡]龙舟,是龙和舟的合体,最早是祭神祭河神祭水神用的,后来与端阳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端阳节以前就有龙舟了…详情>水上扮故事的记载。”这是目前明确有“水色”二字记载的最早文献。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