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渍时间越长越好。死者家属就把应酬宾客余下的寿钱散给讨寿鱼的人,不够则用猪肉代替。
侗乡有个"讨寿鱼图吉利长寿"的习俗。有些年岁较大的讨寿鱼的人,为了给儿子孙子讨长寿,自己不吃,带回去给儿孙享用。
先把肥壮均匀,重量相等的鱼,漂净泥沙,吐尽腮帮里的秽物,趁活破肚取肠,掏去五脏(禁用水洗),然后平摆在腌桶里,一边摆放一连撒上辣子粉和盐,尽量不留空隙。
所谓寿鱼,就是专为长辈百岁辞世时用来宴请宾客的。有时也转让给他人,唯愿大家儿孙满堂,长命百岁。人们能吃到寿鱼,特别是陈放年岁久的寿鱼就会赞赏不已。
放好后盖一层纯香油(通过高温把油里的水份蒸发掉),盖好外盖密封。老人过世,尤其是八九十岁百把岁的老人过世,关前来悼念的人很多,来计寿鱼的人也多。如外盖密封不好,再用纱布罩住。
老人过世,死者的亲属也尽量把腌制的寿鱼用完。制作精细,工序周密,选料也严格。取用时鱼的色泽味道仍象鲜鱼一样。
怀化民俗腌制寿鱼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