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山西晋城高平刺绣

山西晋城高平刺绣

高平刺绣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对中国民间美术史的补充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据专家考证,最早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从历史遗存来看,高平刺绣至少在清末民初已经在当地广泛流行。
高平刺绣是高平市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与高平文明的发展一脉相承,与高平人民的服饰文化和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高平市民间艺术园林中的一朵奇葩。


2006年,经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论证,高平刺绣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手工艺品,高平刺绣被公布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平在历史上种植桑麻很普遍,高平妇女大多能纺善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平刺绣的传统技艺逐渐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高平刺绣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发展状态,艺术自身的文化链条不够牢固而且异常脆弱。


清末民初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高平刺绣逐渐从大户闺秀遍及到千家万户,有的乡村,善绣的妇女还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技艺,联络情感,并借此广泛流传。
虽然老年人喜闻乐见,但年轻人受外界的诱惑,喜欢刺绣的传人极其稀少,群众基础薄弱。
急需制定抢救保护方案,改善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工作、生活条件,搞好其技艺的记录、整理和传承以及对珍贵、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场所的征集、收藏。2008年6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普遍偏老,加上缺乏稳固的现代传承体制,人亡艺绝,后继无人的问题尤其突出。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