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县令王佑奏请将尧山庙胜迹载入祀典。晚上,除继续唱戏外,还施放各种烟花、杆花火,一时间,夜空交织成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壮丽图景。这时,戏的内容比较随便。人们称女英为尧山圣母,并为她修祠,永世纪念。从此,尧山庙香火更盛,祭祀隆重,同时,还有了十一社的祭礼迎神、送神活动。有时同唱几台戏,锣鼓喧天,十分热闹。3出安神戏演完后,其余社家和私人争相继续请戏班演出。大女喜吃韭菜,小女喜吃山蒜,小女手快,抓住山蒜往尧山一撇说:“这是我的地方”。十一社分别为:延兴社、池阳社、陶池社、山杨社、泰睦村社、上王社、罕井社、庙台社、南坡社、桥西社、东觉社。民间又传说,尧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娥皇,小的叫女英,开始二人相处很好,后来住不到一起了。
清明前两天庙会就开始了。
相传尧王创世界的时候,天下发了大水,只有此山浮在水面,尧视察民情时,就停在上面,故称浮山。山上有庙宇90多间,以圣母正殿为主,周围有马王庙、牛王庙、文昌庙、药王庙、白马将军庙、送子娘娘庙、关帝庙、九天三圣庙等。
蒲城县北约25公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尧山。商贾遍布山野,有卖小吃的、卖杂货的、卖药的、算命的,还有自远处来卖艺的,无所不有。后来,女英一人居此,尧山遍地山蒜。据说唐宋时就开始每年在清明节举办盛大的尧山庙会祭祀。还传说,帝尧体察民情,忽遇大雨,曾在此山避雨,故名尧山。正月十五日,各社长聚集尧山商议当年社事。主持庙会的社家在人们到来之前就搭好戏台,等人一到先演3出安神大戏。
每年清明,民间组织“尧山庙会十一社”轮流娱神,主持社事。戏目不固定,但内容须以福禄为主。
蒲城尧山圣母庙会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