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丧葬八大禁忌

丧葬八大禁忌



一、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德之本。

随着丧葬仪式的传承,也就形成了严格的丧葬文化,各地习俗虽有不同,但丧葬仪式中的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违反则视为对逝者不敬,并可能会触怒神灵。
”但庶民百姓也讳言死,所以又把“死”说成卒、没、下世、谢世、逝世、老了、走了等。如果说平时对父母的赡养主要是在自己家中进行,还不是太为外人所了解的话;那么,父母去世后的丧葬仪式因为要公开诸于外,所以古人特别重视这死、葬的环节。虽然古籍中用不同说法将人的死亡分了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但因为死亡的种种不可知,人们总是回避,对死亡的说法也尽量避开“死“字。
生老病死是谁也不可避免的。


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


自古以来,将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视为衡量“孝”的普遍标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