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开出来了,减轻了媳妇们的劳动负担。可惜这个好例俗已经很少地方有继了,很有重新倡导的必要。有一大户的婆婆,心地善良,很体恤媳妇们的艰辛,变卖自己的细软,雇工匠在村中选泉眼打井。
在潮汕一些地方,每到正月初十这一天,婆媳相聚,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个村由此得名“大家井”(大,潮音读“多娃”,大家,婆婆),后来省称为“大井”,现在是金平区鮀莲街道的自然村居。媳妇们由衷感激婆婆,商定选择大年过后较清闲的初十日,为婆婆做好菜,添新衣,敬祝婆婆健康长寿。村子里的人用水必须到山脚下挑,来回有好几里路,这个任务落在媳妇们身上。
这个好例俗很快传遍潮汕大地,延续了很久,可说是潮汕古时的“婆婆节”。这个节日的来由有多个版本,其中庄意光先生的版本最有意义:
古时候,南海之滨、桑浦山下有一个村子。
敬婆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