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晋江 “吃桌”礼俗

晋江 “吃桌”礼俗

“会亲桌”及“女婿桌”24道菜,称“廿四味”(八封、八炒、八汤)。
晋江俗称设宴席寿庆都为“办桌”,赴宴席为“吃桌”。


宴席开始,每道菜第一要先端给母舅桌。


一般每桌坐8人、10人、12人,忌坐9人,因“九”与闽南方言“狗”音同。


不管“办桌”请人或“吃桌”给人请,内中都有些规矩礼数,就是礼俗。
绝对不能6道菜,因俗称是为临死(刑)之人“辞生”的。这种礼数是指吃“会亲桌”或“女婿桌”,一般情况没有这礼俗。

坐位也讲究礼节,入席时按长幼尊卑亲疏排座次。


如何区别席位的大小呢?在厅堂向大门的左边*厅后的第一桌为首席,左边北第一位为大位,是母舅坐的,即所谓“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


上菜的次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东石、安海等地第9道菜忌上心、肝、肚、肠,避嫌“狗心狗肝”或“狗肠狗肚”;“见鸡飞,见鳗趖”就是端上鸡或鳗时,客人就起位离座,准备回去,这时主人就要上前劝坐,经一番礼请后才“安定”下来。


以前,大凡婚娶寿庆都“办桌”,有些富家连丧事也“办桌”,所以,宴席名称繁多,有“娶新娘桌”、“生日桌”、“会亲桌”、“请女婿桌”、“母舅桌”,生孩子有“满月桌”、“席晬(周岁)桌”,华侨回乡有“洗尘接风桌”,华侨出国有“送顺风桌”,人死有“功德桌”,等等。


婚娶寿庆宴席摆设在大厅中正堂;丧事桌不上厅堂,随便摆在门外旷地或地板上席地而坐都不会计较。
一般宴席有12道菜,或16道菜。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