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高淳民间风俗 薛城花台会

高淳民间风俗 薛城花台会

花台会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薛城花台会始兴于清康熙年间。
康熙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命工匠仿照金銮殿凿了一个模型,赐给这位官员,以了却其母想看金銮殿的愿望。

2007年,薛城花台会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时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庆贺,并按照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归来后聘请能工巧匠照图在村头搭建了一个花台,于农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戏,并名曰花台会。


薛城花台是以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犹如缩小的宫殿,制作精美,花团锦簇,金碧辉煌,极具观赏性。


举办花台会,首先要用木料搭建临时花台。
花台占地约210平方米,台面宽13米,进深16米,台沿口围有半米多高的栏杆,悬挂各种戏剧人物彩图,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为浮雕金花盘绕;台顶是一幅幅彩画排吊;台口上方用纸扎镂空彩屏拼联,绘有“双龙戏珠”、“十二月花神”等图案,称“五彩架”。据当地《邢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山东聊城邢姓在朝廷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銮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动不便。不仅本县群众前往观看,就连苏、锡、常等地及皖南也有人闻讯而来。花台会于农历三月十八日开始,为期三至五天。当地村民家家接待亲友,处处充满喜庆气氛,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促进作用。而且,花台的制作浓缩了传统戏剧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节义的美德及天地人和的理念。花台会期间,村民聘请剧团唱戏三至五天,一时观众云集。届时还举办土特产物资交流会和其他民俗文化活动。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