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妙峰山庙会传承百年民俗

妙峰山庙会传承百年民俗

据了解,今年将有20万袋福字馒头赐京城民众以及15吨金顶福粥舍有缘之人。妙峰山海拔1291米,面积20平方公里,有着“古刹、怪松、奇石”三绝,更是享有“华北第一仙山”的美誉。原来,早在1925年,北京大学民俗学家顾颉刚就已经对妙峰山的香会、庙宇做了详细地实地调查研究,并出版了《妙峰山》文集。关于妙峰山庙会的大量文献、图片资料,已经成了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

传承着百年民俗的妙峰山庙会活动丰富多彩,光花会表演就汇集了八十多档传统民间花会。
在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这里曾经是中国北方地区远近闻名的圣地,并成为老北京及北方省市影响最大的一项民间信仰、民俗风情活动。如今的妙峰山庙会,已是门头沟区“打开山门,以山会友”重要的对外旅游活动之一,并已纳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妙峰山传统民俗庙会又称妙峰山娘娘庙香会,起源于明朝。
凭借距市中心仅55公里,京兰公路(109国道)、丰沙铁路横穿而过的地理、交通优势,妙峰山已成为北京周边最具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娘娘庙位于妙峰山主峰,依地形而建,向东南方面对京城。
在春季庙会期间,游客可观赏到日出、晚霞、雾淞、山市等时令景观,并有“华北一绝”的万亩玫瑰园供游客欣赏。遍布北京乃至华北各地的民间花会,通过朝顶进香、酬山赛会进行民间文艺表演交流切磋技艺,让游客感受地道的历史民俗。主要有山门殿、正殿、地藏殿、药王殿、观音殿、月老殿、财神殿和王三奶奶殿。
妙峰山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北部,北眺昌平,东接海淀,西倚太行,南望永定河大峡谷。


花会看的是门道,施粥布茶舍馒头等传统民俗活动则能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庙会的热闹以及乐善好施、和谐相处的处世之道。


妙峰山及民俗庙会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民间,妙峰山又被称作“中国民俗学的发源地”,妙峰山娘娘庙会更有“中国民俗学的摇篮”之称。
庙外还曾有喜神殿、东岳庙、关帝庙、法雨寺等建筑。妙峰山庙会完整地保留了延续400多年明清时期庙会的历史风貌,这些民俗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厚德,是展示京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北京精神”在百姓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