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措施
2019年4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汉市汉阳区文化馆获得“庙会(汉阳归元庙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活动举办
2016年2月,第十七届汉阳归元庙会在汉阳区江堤街江欣苑社区开幕。
民俗内容
庙会期间,翠微路东端扎制高大的“文化庙会”彩楼,与西端的归元禅寺遥遥相对。沿街张灯结彩,幡旗飘扬。由东至西人行道上摆开参加展演的活动点,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有地方小吃、汉货展销。归元寺外的活动与寺内的活动相融合,同时开放,竞相生辉。庙会开幕式在鼓乐声中揭开序幕。由各街、乡,各大单位组织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风格的民间工艺大军边行进,边表演。这些文艺形式生根于江汉平原,是武汉人民喜闻乐见的。有高龙、滚龙、蚌壳精、高跷、彩莲船、狮子舞、虾子灯、竹羊。白昼是展销展演,晚间是观灯看戏。整个庙会持续三、四天,每天从上午9时至晚间11时,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庙会(汉阳归元庙会)项目保护单位武汉市汉阳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文化特征
武汉汉阳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一项民间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一场商贸活动。借归元寺的名声和影响,每年在春节前后,有众多的香客、游人前往寺庙观光、拜佛,祭殿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祈祷新年的心愿与祝福。香客游人如织,大人们带着小孩,归元寺方丈隆印大师身披袈裟,与民同乐。
2018年2月25日上午9时,第十九届“归元庙会”暨永丰街第九届“永丰春潮”民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开幕。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汉阳归元庙会是汉阳区当地民俗生活的缩影,它丰富了汉阳区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价值。
归元寺历史上曾经有非常兴盛的庙会活动。据国民党元老陈忠岱先生记述民国时期归元庙会的文章中写道:“每当农历正月间,万方来此进香的男女香客络绎不绝,尤以正月初九为最盛,所摆长蛇阵竟达十里之长,凡远道而来者,均是结队成群,旗罗伞盖,锣鼓喧天。进香者都是头顶香炉,身穿花背,十步一跪,五步一揖,四路而来。这一月间,庙之前后周围,万商云集,百艺杂阵,应有尽有,较之现时的商展不知道超过若干倍”。

历史渊源
归元寺属曹洞宗,又称“归元禅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
2019年2月14日上午,第二十届武汉归元庙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