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生活风俗 孕产习俗
建国后,这些礼仪多有变革。产后三天,要“做三朝”,外婆家送来婴儿贴身穿的“毛身衣”。
旧时,妇女临产前,娘家送来炖熟的汤鸡及其他营养品,称“催生汤”,喻意生产顺利,母子平安。然后,将红蛋分给其他的孩子们吃。孩子满月、百日、周岁,主人除宴请亲友共贺外,还以拍摄彩照、电视点歌等形式表示纪念和祝福。八十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新法接生,孕妇入医院生产已较普遍。主人做“百岁粑”分赠亲友近邻。婴儿满月之日,请全福之人抱婴儿坐于堂屋中央,由剃头匠给婴儿剃发。主人须请亲友吃“满月酒”。胎发多装人小绸袋中收藏。接生婆以艾叶、花椒等草药热汤洗婴,以驱灾避瘟,称为“洗三朝”。医院不仅为新生儿出具出生证明,还发放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提供儿童免疫服务。据说小孩吃了聪明伶俐。婴儿满周岁,多行“抓周礼”,视小儿首次抓取什物的种类,预测其长大后的前途及职业。洗毕,用染红的鸡蛋搓滚婴儿周身,边滚边念祝辞。婴儿出生一百天,举行“百晬”仪式,取百岁长寿之意。
亲友携带礼物前来祝贺,称“送粥米”,或“祝子礼”,主人设宴热情招待。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