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节分」撒豆被认为起源于中国古已有之的追傩习俗,「追傩」原是中国的一项驱除病魔恶鬼的仪式,于节令变换之日举行。《论语》对此也有记载。到了唐朝,成了长安朝廷举办的新年活动:追傩大典。约在1300年前,日本飞鸟时代,广泛吸收中国唐朝的制度,「追傩」也就被纳入日本朝廷的仪式。
豆神话
在日本神话里,豆子被称为驱魔的器皿。大家在午夜之前,将炙烤过的大豆撒在房屋四周,口中默念“幸福来临,恶魔快走”。此时,各地神社也会举办“节分祭”。搭起高台,由祭司、神女或名人。为民众抛撒豆祈福。
到了平安时代,大量吸收消化唐朝文化的日本就会举行这种仪式,祈求国家和百姓的安康。 后来仪式逐渐在各地的神社寺院中举行。室町时代以后演变成到民间的传统节日。也就是说,在节分为攘灾招福进行的撒豆仪式是追傩的演变,主要内涵是新年驱鬼去病和招福纳祥。

另外,豆汤也是日本餐桌上一道常见菜,用糖、盐或者辣椒加以调味,再放入年糕即可,口味清新独特。
豆文化
豆子是日本家庭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大家吃豆饭、喝豆汤,靠撒豆来驱邪。在日本文化中,豆子的身影随处可见,被赋予诚实的内涵。

豆制品
在日本人看来,豆子是驱邪之物,而红色象征火热。相比同质量的白米饭,红豆饭热量是其1.2-1.5倍,蛋白质、铜等营养元素的成分丰富。不过,就算是节庆的红豆饭,各地吃法也各有不同。关东地区喜欢在红豆饭中添加白糖,而关西地区则在红豆饭中倒进酱油。
据说,如果拾到和年龄相同数量的豆子,当年一定会交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