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小孩长大了不能穿了,母亲还会把它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广为流传的要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
民勤粽子吃起来外香,里甜,偶然还能尝到配料不同味道的衬托,真是美味可口。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遭谗不用,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龙舟,是龙和舟的合体,最早是祭神祭河神祭水神用的,后来与端阳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端阳节以前就有龙舟了…详情>。因为它既漂亮,又舒服、耐穿,所以大人喜欢,小孩穿上也开心。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五月单五”、“重午节”、“端阳节”、“五毒日”、“娃娃节”、“五月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解释不尽一致。有些做成短裤形状,孩子整个夏天轮换着穿,一直穿到秋凉。
插柳枝、戴柳帽
在民勤,家家户户都要在端午节前一天折来柳枝,插在家门口和给小孩编个柳帽戴在头上,借以避邪。有些小孩可以穿两三个夏天。
戴花绳
民勤人还有一种特有的习俗,在五月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们为小孩子们编上各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花绳子,给小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戴上,以示吉祥。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这些都是带有巫术意义的民俗事象,表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老人们说,花绳要一直戴到七月七的那一天,取下来扔到房上,让喜鹊叼着给在银河相隔的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但近几年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人们不再折树枝了,由此这一习俗也渐渐的淡化了。这一传说在中国广大地区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当然民勤也不例外,民勤人的端午节既继承了古老的传统习俗,古风盎然,但也有与众不同的特有风俗。
戴五毒兜
五毒是哪五毒?民间有不同的说法。
油饼卷粽子
民勤人在吃粽子这一点上与别处也有不同。
节日之前,小孩子,特别是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毒肚兜[¡]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详情>”。
吃扇子馍
在这个节日里,民勤的媳妇们还要蒸上扇子馍,扇子馍有五层,每层一种颜色,也叫五色馍,一是去五毒有辟邪之意,二是用来过节招待客人的。
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红色,五毒图样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绿色,用其它彩线搭配缝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民勤的粽子一般要用油饼子卷上吃,里面的粽子主要是用糯米配上红枣、葡萄干、花生米一起放在蒸锅蒸40分钟,出锅后把糯米和配料用糖水或茶水搅拌均匀后用油饼卷起来。
甘肃民勤端午节习俗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