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人节”到来前,石塘居民都会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准备一座彩亭或彩轿。
“小人节”源于闽南风俗“七娘妈生”,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视其为小孩的保护神,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因此,又称七夕为“七娘妈生”。温岭邻县玉环县闽南移民原先也有这样的风俗,上个世纪50年代后这一风俗渐废,目前只有温岭石塘还保留着这一独特的民俗。在彩亭底层内部,都贴有七娘妈画像,彩亭上还分层装饰了不少戏曲故事人物,看上去色彩绚丽。
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的渔民300多年前从闽南迁移到温岭沿海,同时也带来了闽南的一些风俗习惯,小人节这一风俗即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年满16岁的孩子用的“满金亭”一般都是三层的,制作特别考究,底层还特别多插了一个上京赶考的纸人,价格比平常的彩亭要高一些。彩亭和彩轿是由当地民间纸扎艺人用竹条、彩纸、泥巴等原料扎制而成,一般有二层或三层。每逢七夕,许多家庭都要祭拜七娘妈,祈求家中小孩能够健康平安成长。
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
七月七石塘小人节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