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传统节日 > 清明节的三重境界:天地、社会与心灵清明

清明节的三重境界:天地、社会与心灵清明

本来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的,怎么古代的先人们却愁绪满怀?也就是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创作了自己的哀歌,他们边行进边歌唱,酒神在冬天里死去,又将在春天里复活,正是这样对生命的悲剧性的感伤行为,最终使古希腊产生了悲剧艺术,戏剧艺术因此诞生。作为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里“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以前我曾撰文,说传统节日已被人们当成饭碗,而没有当成花瓶,吃喝成为传统节日核心内容,而人文的内容却被淡化漠视。中国人的清明忧伤,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一个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春天来临之前,也就是春节之前,家人团圆,人们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祭祀祖先,而春天来临之后,中国人又一次表达感恩之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关于清明时节最为人们耳熟的诗句,春天来临的时候,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中国先人们尽管也有自己的酒神杜康,但没有人在春天清明之时来祭祀酒神,而只是在感伤的日子里,想起自己故去的先人们,生命都重新勃发了,他们是不是得到新一轮回,在这个日子里回到鲜花盛开的人世间,享受这美丽的景色。
就像清明这样的节日,也与食相关联,它是“寒食”节。
清明节又要到了,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倡导文明祭扫,希望祭扫者用鲜花代替焚烧纸钱,希望祭祀活动文明有序等等。


古希腊的清明感伤,转化为悲剧艺术了,祭祀酒神的元素逐渐褪隐,人类获得了一种特有的情感表达形式,也就是戏剧表演艺术形式。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