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族节日 > 苗族跳花节

苗族跳花节

概述:

苗族跳花节,流行于贵州省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跳花节是贵州的苗族群众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每年约有五万多人到坡上参加跳花,安顺市瓦窑村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的跳花坡活动最具规模。跳花活动从正月初六即已开始前期工作,正月初七跳花节来临,各处的苗族男女云集跳花坡。

2009年10月23日,苗族跳花节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苗族跳花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76。

苗族跳花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顺市文化馆(安顺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获得“苗族跳花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跳花活动从正月初六即已开始前期工作,先是在德高望重的寨老主持下用多种万年青树枝组成一棵花树,交给上年接花树后生下孩子的户主,户主在唢呐的吹打声中再将花树从家内直送到山顶。正月初七跳花节来临,各处的苗族男女云集跳花坡。未婚男青年男扮女装吹芦笙;已婚男青年背上背扇和棉被,将银饰、绣花等物品挂于棉被上,吹着芦笙参与活动;小孩则背背扇参加跳花。正月初九下午跳花结束后,结婚多年未生子女的夫妇将花树接到家中供奉。如有男女青年在跳花活动中彼此相中,男方便可请人到女方家提亲。

跳花节

历史渊源

跳花节顾名思义,即为有树有花的时节,据传说苗族“跳花节”历史悠久,渊源于远古时期,苗族部落始祖蚩尤战败于黄河流域之后,苗族同胞们千辛万苦迁徒到贵州黑羊大箐,安居乐业若干年后又被侵犯,时有苗族伟人杨鲁为苗疆和苗族家园,率众奋勇抗敌,抵御外来侵犯,兵败之后,他带领残部丢弃“啊桑都”(今贵阳城)西迁到安顺啊岱以及前夕南境内的晴隆、兴仁、普安、安龙一带。监理以百盘江流域的崇山峻岭为中心部落联盟,沿袭繁衍至,后人以“跳花节”作为纪念。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安顺市文化馆(安顺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评估合格。

文化轶事

苗族跳花,源于古代苗族首领杨鲁为二女儿寻找救命恩人(又称之为二女儿选婿)开创花场。杨鲁得知,打开金山的钥匙在黄瓜中。他正月把地,二月种瓜,六月结瓜两个。瓜快熟时,杨鲁因事外出,交待二女看守好瓜,以防被盗。杨鲁的两个女儿能歌善舞,勤劳善良,美貌胜人,有如仙女一般。一天,家务劳累的二女儿提出摘瓜解渴,长女先是不同意,后因口渴而顺从。就这样开金山钥匙被吃掉了。在远处的杨鲁这时心神不定,预料到家中必定出了事,立即返家。到地里不见黄瓜在,急问二女,是谁摘瓜,姊妹俩生怕父亲责骂。不敢承认。杨鲁认为不是二女摘瓜,便骂道:“谁摘了我的瓜让老虎把他吃掉。”恰巧虎在屋后听到,日夜围房打转,要吃杨鲁的两女儿,姐妹俩吓破了胆,向父亲脆拜认错。但是,杨鲁话已出口不能收回,怕二女被虎吃掉,便到一座独山上去修建新房给姐妹俩住。

杨鲁为报答女儿的救命恩人,经过七天七夜深思,确定于正月初六起,开场跳花。宣布以剑能配鞠,脚能合鞋,虎头虎尾能合虎身为条件选择女婿。远近的苗族后生们都知道杨鲁的女儿聪明能干,美貌胜人,大家都争着到花场上去碰运气。但是,花场上人山人海,参加选婿的后生们成千上万,连续七天的跳花,天天阴雨连绵,杨鲁没有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黑人庆虽知杨鲁开场跳花,却无心思去参加,七个妹妹天天求他带去花场,他以头发蓬乱无法梳理而推辞,小妹们轮流给他梳整,第八天他被纠缠不过,才领着小妹们带着宝剑、虎头、虎尾,吹起芦笙到花场上去,他的芦笙特别响亮,吹奏起来,雾消云散了,天也晴了,年轻英俊的黑人庆来了,杨鲁提的条件他都符合了。花场上的男女老少向他祝福,给他祝贺。

传承状况

随着苗族青年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的改变,人们参加跳花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衰减。在此情势下,跳花习俗文化内涵及实践有消失的趋势,亟待保护。

主要活动

“跳花”一词为汉名,因坡上栽有花树而得名,跳花日期全都在农历正月间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未婚男子背上十几床甚至几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对象女子可请兄弟代替,女子则用包裹包上银铃、银珠、银链等装饰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起舞附合,围绕花树翩翩起舞。有爬花杆比赛,有比射弩、比针线手艺,有武术表演、斗牛等文体活动。

跳花节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苗族跳花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承载着苗族的文化记忆,生活智慧,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更寄托着苗家儿女的美丽乡愁。苗族跳花节是苗族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民族节日流传至今,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7年2月3日,安顺开发区西门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花活动在西航办西湖村举行。苗族同胞身着盛装,为前来观看的嘉宾敬酒,并为他们佩戴红花,以此表示对来宾的热烈欢迎。在跳花场上,各个队伍吹奏芦笙,载歌载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2017年2月7日,数万名安顺人齐聚于安顺东门庄,共度跳花节。来自附近村寨的跳花队伍也加入到了东门庄跳花节中,这些跳花队伍互相比拼,最终选出优胜者。

一天,青年英俊、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而性格直爽的苗家后生黑人庆路过山脚,昕到悦耳悠扬的歌声,便吹奏起他那动昕的芦笙恋歌。姊妹两下吊梯与黑人庆相会。临别时,双方约定经七天的天黑,以剑击树三声为号相见,不防暗号被虎偷悉,届时虎抢先到山脚以尾击树三声,二女误认为黑人庆已到,立即放下吊梯,梯刚落地,虎一跃而上吞食了长女,二女儿听到房外响声异常,知道发生了意外,急忙爬上房橡躲避。黑人庆按约到山脚,见吊梯己搭上,料定出了事,三步并着两步奔吊梯去,只见一滩血迹。黑人庆高声喊道:“这是谁的血流在地上呀!”话音刚落,温虎就向他扑过来,黑人庆拔剑与恶虎大战三个回合,将虎杀死。转身望见杨鲁二女儿悬、身于房橡上,急将她救下。她哭诉了姐姐被害的经过,感谢黑人庆救命之恩,并求他伴坐一夜。次日黎明,分别时黑人庆以一只鞋、剑鞠和虎身送给姑娘留念,自提虎头、虎尾和宝剑告别。一路上他因失杨鲁的长女,又思其二女的安危二闷闷不乐。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