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和扔石头是牧羊人节上的保留节目
旗-舞
在镜头下,这些山的子民笑得是那样开心,自豪。那些绚烂多姿多达几百种的服饰穿在他们身上是那么贴藯,几乎每个地方,每个州、每个山头、每一条村,甚至每个家族,家族里的每一个分支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这些服饰从他们的祖母的祖母的祖母手上传承下来,,每逢节日便披挂上阵,每一方刺绣,胸襟袖口的每一点变化都有特殊的意义。沙场上,两百年前的掷石头比赛和摔跤比赛仍按照古老的方式进行,那种力与美的较量仍吸引了不少少年一展锋芒。宽阔的草坪上,到处是翩翩舞者,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他们以欢快的舞步,飞旋的姿态抒发对秋的喜悦。而多声部无伴奏的合唱和悠扬辽远的阿尔卑斯长号仿若天籁之音,将那份宁静与感动直达人的心灵。在民俗大游行上,我的镜头捕捉了那么多的笑脸,那一张张的笑脸笑得是那么单纯那么甜美,他们自豪于他们的服饰,自豪于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劳作方式,他们快乐于他们的歌唱,快乐于他们的舞蹈,他们自豪他们手中的收成,当他们把农庄里收获的苹果、自家酿的葡萄酒、亲手做的饼干、奶酪分到路人和游客的手中,那种自豪和喜悦便流露在脸上。我一边按动着快门,一边感慨:做一个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民是多么幸福的事呀-----------我想,在这个节日上,很多人和我一样,有了做阿尔卑斯山的子民的愿望。
大人们正在表演多声部合唱呢,小bb站到中间当指挥,是在让人忍俊不禁
简介
1805年,首届牧羊人节在茵特拉肯附近的吾斯本城堡周边的草原上,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消除城市与乡村、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紧张对立冲突。前两次的牧羊人节,在消除对立与冲突方面贡献不大,但在文化推广和财务收入方面却得到意外地收获。许多名流人士对活动赞扬不已。诗人们以优美的词句来歌颂牧羊人节的精神,画家们则以生动的画笔捕捉人们的神采和如诗如画的阿尔卑斯风景。他们都成了宣扬这场传统民俗节庆的大使,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将牧羊人节传递到欧洲的其他地方。牧羊人节的声名远播,也造就了茵特拉肯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阿尔卑斯角力会、阿尔卑斯山歌和号角协会、瑞士民俗保护协会等等,都源自于阿尔卑斯牧羊人节。这个节庆并没有如计划在每两到三年举办一次。几乎在100年后的1905年,“牧羊人精神”才又再次被唤醒。这一次的庆祝活动的重点项目是联邦角力赛和牧牛庆祝。这项色彩丰富的民俗文化节日,一直到了1946年才终于以壮观的表演给予真正的复兴。在经过多年的战乱烽火之后,这个瑞士传统民俗和牧牛节庆,在人们深深的期许中,以和平为主题揭开序幕。自1946年之后,阿尔卑斯牧羊节就以固定的间隔12年一届,分别在1955、1968、1981、和1993年举办。每一次的庆祝,都收到成功的回响,参观拜访的人数,也逐年增加。这些传统的游戏项目和庆典习俗,都还遵循着最初的宗旨来进行。2006年将这一节庆带入二百年的历史。虽然已不是原始的那个牧羊人石,但是身材魁梧的男人,都将跃跃欲试地抛掷重达167磅的牧羊人石,来试图打破以往的最远记录。体形强壮的角力选手,会在沙圈场上努力争取优胜者的王冠。身着艳丽传统服装的舞群们,随着瑞士传统民俗音乐节拍,轻盈地点着脚尖儿起舞。阿尔卑斯号角的比赛,绝对让人耳目一新。还有节目精彩的民俗晚会、民俗舞蹈、山歌音乐会、阿尔卑斯角力赛,全市规模的游行和庆祝会。在整整的三天当中,茵特拉肯成为瑞士民俗的节庆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