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梁山)水浒文化展自9月16日开展,至9月26日结束。主要展示水浒文物、水浒书籍、武文化、酒文化、水浒雕塑、水浒商标、水浒式艺礼品、水浒邮票、水浒书画楹联、水浒鲁锦、水浒108好汉雕塑和孔子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详情>等内容,是水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目的是弘扬水浒文化,打造旅游名城,共建和谐梁山,实现富民强县。
9月17日本届博览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和市政府主办,梁山县人民政府、济宁市专用汽车制造行业协会承办,一汽、二汽、重汽、中集、广东富华等国内知名企业和专用车生产企业、配件生产企业、相关设备制造企业以及大型汽贸公司、物流公司、运输公司,汽车行业组织、专用车研发机构、产品检测单位的负责同志和汽车专家等参加了会议。
历史文化
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凡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正如杰克逊所言:“《水浒传》又一次证明人类灵魂的不可征服的向上的不朽精神,这种精神贯穿着世界各国的人类历史。”在这四部文学名著中,真正有附着地,而且以书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为中心内容、史诗般的古典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就是《水浒传》。《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的附着地就是梁山。梁山,是《水浒传》故事乃至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汇聚了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华文明和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彩照人的一块瑰宝。
济宁北湖
中国(梁山)第三届专用汽车博览会
参与单位
主办:山东省旅游局、济宁市人民政府,
去尼山观览,远远就可看见五峰雁列,冈峦钟秀,此为五老峰。其山形五峰攸峙,尼山傲居正中,巍峨壮观。鲁源村。源,义即鲁国之源,尼山脚下。据《阙里志·尼山》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该村毗邻尼山水库,背依尼山重峦,一片青森森的瓦房,掩映在绿树丛荫之中,自然成景,使人流连忘返。过鲁源村,沿水库东北行,绕过尼山南麓,就可看到智源溪了。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说孔子出生地乃智慧之院。每当夏秋之交,溪水潺潺,蜿蜒而流,美不胜收。
9月18日上午,2007中国(梁山)水浒文化高层论坛在县水泊宾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2007中国(梁山)水浒文化高层论坛是2007中国(梁山)水浒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弘扬水浒文化,打造旅游名城,建设和谐梁山”。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艺术中心、北京《水浒》研究会、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省盐城市水浒学会、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施耐庵纪念馆、浙江水浒研究会、杭州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东平县文联主席、罗贯忠研究会、郓城县水浒研究会、郓城县文联、阳谷县旅游局的水浒研究专家、学者,县六大班子全体领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重点企业负责人,从事水浒研究人士和新闻界的朋友参加了水浒文化高层论坛。在浒文化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分别从水浒与梁山、水浒文化与区域经济、《水浒传》及水浒文化研究、水浒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水浒文化资源与城市建设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并在弘扬水浒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远见的宝贵意见。
穿过尼山孔庙,便至中和壑。“中和”是喻孔子思想可使万事达于和谐的境界。其壑又名“尼山砚沟”,这里的石头做砚,为著名的鲁砚之一,名扬中外。壑南北走向,沟深林密,景色尤佳。
一、从梁山的形成和现状看,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
简介
水泊梁山曾于93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水浒文化节,94年第二届国际水浒文化节,97年9月17日-26日举行了第三届国际水浒文化节。以“弘扬水浒文化,打造旅游名城,建设和谐梁山”为宗旨,以“水浒故地,魅力梁山”为主题,着重安排了阵容强大、精彩纷呈、央视全程录播的文艺晚会,底蕴深厚、艺术独特的传统水浒文化展示,专家云集、盛况空前的水浒文化高层论坛,精彩纷呈、特色突出的梁山武术系列节目,精心策划的梁山景区游览、“水浒之旅”启动暨百家旅行社签约仪式等主体活动。
承办:梁山县人民政府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虽然梁山泊消失了,但是梁山仍存,依然是那样粗犷、险峻,气势雄伟。漫步梁山,随处可见水浒遗址、遗迹;体验生活,可以时时感到水浒遗风;与人交谈,到处都能听到生动的水浒故事。
梁山本名良山。良山之名始见于《史记·梁史王世家》的记载:西汉文帝十二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封地梁国(今河南商丘),“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背上,梁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月卒,谥曰孝王。”良山易名梁山,始见于《汉书·文三王传》,传中在记述梁孝王游猎时,直书为“北猎梁山”。良山易为梁山,有三种说法:一是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曾在此游猎,所以更名为梁山。二是梁孝王因打猎死在这里,葬良山之阴,遂易名梁山。三是因避东汉光武帝叔父刘良的名字,改良山为梁山。这三种说法都有史志记载,但以第三种说法佐证居多。《汉书·地理志》、《汉书补注》、《寿张县志》、《东平县志》等都有为避刘良讳,改寿良为寿张,改良山为梁山的记载。这就是说,在史书的记载中确有梁山。这里的梁山,就是现在位于梁山县境、曾经形成梁山泊,宋江啸聚天下英雄、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历史活剧的地方——梁山境域。
历史上的宋江和宋江起义,除《水浒传》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外,还散见于一些官史、私史和野史笔记中,尽管史料有限,尽管对宋江、宋江起义褒贬不一,但是《水浒传》故事、水浒文化都与宋江和宋江起义有关。宋政和年间,宋江等好汉起义,占据梁山,以梁山、梁山泊和梁山区域为主体,活动于鲁、豫、皖、苏一带,宣和三年(1121年)在海州被张叔夜率兵击溃。
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北宋末年,宋江结天下英雄好汉,凭借水泊天险,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声震天下。虽经八百多年历史沧桑,英雄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梁山风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梁山民风淳朴,武术表演、斗鸡、斗羊别具特色。梁山是中国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把水浒旅游与中国武术结合起来,开展武术比赛、武术表演、武术修学旅游、武术研究等活动,吸引水浒爱好者和武术爱好者汇集梁山,以武促旅,前景广阔。
相关条目
济宁市人民政府梁山县人民政府
曲阜尼山在曲阜东南30公里处,为孔子诞生地尼山风景秀丽,景景相连。漫步登山,五老峰、鲁源村、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美景,逐一展现在眼前,合称为“尼山八景”。“群山环峙插层天,五老峰高瑞气连。”
北湖水面宽阔,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每当盛夏时节数万亩荷花竞相开放,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1995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同志到北湖视察,亲笔题写了“北湖美如画”。1992年起,济宁市和任城区每年都在这里举办荷花盛会,海内外宾朋云集于此,观湖赏荷,泛舟垂钓。1994年,“中国四湖联谊会”在此成立,同时召开了由杭州西湖、嘉兴南湖、武汉东湖、济宁北湖参加的年会。
济宁北湖位于济宁城南6公里处,因处南四湖之北而得名,总水面积18000余亩,集养殖、游乐、休闲、度假、水上运动于一体,是近年来山东省新兴的一处旅游观光胜地,它是曲阜怀古、泰山揽胜、梁山攒义、微山湖观光旅游环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誉为鲁西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梁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种自然的景物和历史的发展,造就了梁山泊、水浒历史、水浒故事和水浒文化。不仅如此,而且承载起弘扬水浒文化的历史重任。世人谁都不会忘记梁山和水浒,一提到水浒,立即想到梁山、梁山好汉;一提到梁山,马上就想到水浒、水浒英雄、水游文化。是一座名山造就了一部名著,也是一部名著成就了一座名山——梁山。
八百多年历史沧桑,峰峦间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宋江寨、忠义堂、断金亭、黑风亭、石碣亭建筑,花荣射雁、双雄镇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范曾先生《水泊梁山记》、试刀石、练武场、宋江马道等几十处遗迹、遗址无不唤起游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遗碑,梁山叠翠,法兴夕照,莲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称五大胜景,其古迹尚存,典雅壮丽。
周边景点
水泊梁山
三、从梁山泊的形成和变化看,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
主要内容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水浒文化展示、水浒文化高层论坛、水浒旅游线启动仪式等。文化节期间,还将在梁山汽车工业园专用汽车物流中心举办第三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博览会。
北湖现有鱼类78种,各种底栖浮游动物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300余种。盛产鲫、草、鲢、鲤四大家鱼、武昌鱼、鳜鱼、甲鱼、青虾、毛蟹和莲、螺、蚌、菱等名贵湖产品,为济宁城区人民的主要淡水鱼和湖产品来源之一。鸟类30余种。
微山湖荷花节峄山古庙会
五、从水浒遗址、遗迹和水浒遗风看,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
曲阜尼山
先说水浒遗址、遗迹。梁山虎头峰上,座落着双重石墙环绕的宋江寨,即梁山寨。据说,宋江寨为宋代建筑,气势宏伟,寨墙有两道,第一道寨墙高八丈、阔二丈。这些遗址、遗迹是宋江等梁山好汉当年活动、《水浒传》故事和水浒文化的内容和见证。
孔子文化发源地水浒文化发源地
中国(梁山)水浒文化展
沿智源溪西岸北上,便至坤灵洞,坤灵洞又名夫子洞。据《阙里志·尼山》载:“溪流而南,其上为坤灵洞”。此洞相传为孔子诞生地,洞中有孔子雕像,并有石凳可供观览。由坤灵洞而上,便是观川亭。观川亭是孔子看五川汇流的地方。《论语·子罕》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语。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建亭纪念。雨后,站在观亭内,居高临下,可望波涛翻腾的五川汇流,蔚为壮观。从观川亭北上,便是尼山孔庙。尼山孔庙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是为纪念孔子诞生于尼山而建的祭祀庙宇。庙内有大成殿、启圣王殿等珍贵文物古迹,也有大量的诗文匾等文化遗存。
水浒文化对梁山的影响深刻而久远,至今水浒遗风在梁山多有表现。一是人格遗风。《水浒传》中的108将都是豪侠、义气英雄,特别是鲁智深“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的拔刀相助、见义勇为的品格,武松“磨剑问不平,士为知已者死”的两肋插刀、义气诚信的道德,都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梁山人。二是尚武遗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个个尚武尚勇,身怀绝技,精通武艺,当年的水泊梁山既是武林高手的集聚地,也是梁山武术的传授地。梁山素称“武术之乡”,梁山武术为全国四大门派之一,法兴寺、建福寺历史上都是闻名的武僧寺院。明代法兴寺武僧西竺禅师率众僧奋勇抗倭,留下千古佳话。三是饮酒遗风。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回回见酒,散见各回,贯穿全书。作者不惜精力收集,并不吝笔墨描写了大量酒店、酒名、酒具、酒的品色,以及饮酒的场面和酒手形态,似乎梁山好汉的招贤纳士、忠勇侠义、爱憎情仇、愤懑忧怨、成功失败无不与酒相伴。
今日梁山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西枕浊浪翻滚的黄河,东濒清澈潺缓的京杭古运河,北临八百里水泊遗迹东平湖,山水交错,湖河相连,港汊纵横,气势磅礴。梁山有四主峰、七支脉组成,四主峰包括虎头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龙山,主峰海拔197.9米。山虽不高,但崛起于大平原上,显得格外雄浑粗犷,山虽不大,却是峰峦起伏,形态多变,景色十分丰富,梁山北坡平缓,景色秀丽,南坡陡峭,雄险严峻,东西多沟壑,幽深中不乏天趣,山顶开阔平坦,略有起伏,翠柏浓荫,宁静明丽。
谈起梁山泊和水浒文化,我们不能不提到黄河。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大地,孕育了黄河文化、中华文化;黄河也孕育了梁山泊和水浒文化。这不能不从黄河的多次自然的改道说起。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汉元光三年(前132年),“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至巨野,通淮、泗”开始,到元至元初年,黄河在梁山周围曾多次改道,都流经梁山或环绕梁山而行,以致形成梁山泊,促使其变迁,以致消失。这就是黄河与梁山的情结。梁山,无法改变大自然的造就,梁山同样无法改变黄河的依恋。至今,黄河在梁山县过境仍25公里。让我们以史学家的眼光,看一看梁山泊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水浒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光大。梁山泊虽历经沧桑,时大时小,但在宋代,特别是在宋江起义时期,梁山泊水势较盛,面积极大。梁山泊水域到底有多大,史籍记载不一。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二引《五代史》说梁山泊“弥漫数百里”。唐代《元和志》有:“大野泽……,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宋史》有“绵亘数百里”。《水浒传》:“山东济州管一个水乡,地居梁山泊,方圆八百里。”《忠义水浒》(一百回本)第七十八回:“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围港汊数干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治、金乡,北跨青、齐、兖、郓。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条战船艨艟,建三十六座雁台,屯百千万军粮马草。声开宇宙,五千骁骑战夫,名达天庭,三十六员勇将。”正是由于宋时梁山泊水域辽阔,地形复杂,官军不敢轻易入内,晁盖、宋江等人才得以凭借水泊天险,结交四方英雄好汉,演出了一幕幕诛贪除暴、杀富济贫的活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水浒故事。《宋史·许几传》载:“是梁山泺之为巨浸,始于五代,向未尝无盗,而政治清明时,理之有方,乃不致为患。自徽宗怠昏失德,遂有王伦、宋江辈出矣。” 四、从宋江和宋江起义的历史记载看,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
二、从史书记载和梁山区域的变动看,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
9月18日上午,“水浒之旅”启动暨百家旅行社签约仪式在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举行。在2007’中国(梁山)水浒文化节举办之际,我县启动“水浒之旅”,组织百家旅行社签约,联手合作,整合资源,扩大市场,共同发展,与水浒旅游线上的兄弟县市合作开发,联合经营,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大水浒、大旅游、大发展的新格局。
水泊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因古典名著《水浒传》一书行世而驰名中外,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是以人地沧桑和山水遗迹为基础,以水浒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著名风景区。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省政府纳入《山东省“十五”旅游发展规划》,并被确定为我省八大旅游区中水浒旅游线上的核心景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成为人们旅游的理想去处。
水浒之旅”启动暨百家旅行社签约仪式
梁山,古称良山,《山东通志》云:“汉文帝第二子梁孝王常围猎于此,死后葬于山麓,遂易名梁山。”这里历史悠久,古今文明,夏商时期就有先人稼穑渔猎,繁衍生息,汉代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常到此围猎,隋唐时期是颇有声望的佛教胜地,武则天东巡时曾两次驾临梁山莲台寺,五代后黄河多次溃决,大水注入山足,形成八百里水泊;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结交天下英雄好汉,凭借水泊天险,啸聚山林,替天行道,声震天下,元代中期,黄河南徙,梁山泊日趋干涸,遂成良田,明清文人雅士辈出,水浒文化闻名于世。
中国(梁山)水浒文化高层论坛隆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