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本次渔火节内容更加丰富,亮点纷呈。开幕式当天将举行“渔火传情、共舞奥运”大型文艺演出和第二届西街十大形象大使决赛,开幕式融入了奥运元素,将邀请唐林生等几名历届奥运冠军参加,“西街十大形象大使”决赛首次吸引了外国女青年参加,通过各项才艺展示,将选拔产生十名中外女青年为西街形象大使;十二月八日上午,届时阳朔镇居民将以社区为单位组成两个五百人的宏大队伍,在县城蟠桃路上演阳朔西街·东街千人拔河大赛;十二月八日晚上在西街举行“仙境阳朔,魅力西街”热烈庆祝阳朔西街荣获广西十个最好玩的地方揭牌暨阳朔二○○七年第五百万名游客欢迎仪式、“美的阳朔”摄影大赛颁奖·西街啤酒狂欢夜等。
导游带我们去的是蝴蝶泉附近的攀岩线路,据说这是阳朔最具挑战性的线路之一。
旅游
西街小住
走在西街暮色中的石板路上,鞋跟轻轻叩打着路面,你会有一种奇怪的冲动,一种居住的冲动。来自美国的一位游客说:“西街的建筑奇巧、精细,单这一项就可使你花上好几天时间。”如今在西街,你能看到的外国人比中国人还要多。这条长仅517米的小街,本是最传统的南国小镇街道,石板路面,灰砖骑楼;可它又是最洋气的: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小街上至少有近10家商店有“internet”、“e-mail”服务,店里有多媒体电脑——这台电脑很可能就放在一张油漆剥落的农家方桌上。西街上几乎只有三种商店,咖啡店、t恤店、工艺品店。所以来阳朔,你不能不来西街。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本被背包旅行者奉为“圣经”的《孤独行星》里面介绍了阳朔西街独特的风情。渐渐地,这里便成了国外背包旅行者的聚集地。随着外国游人的增多,一些迷恋西街风土人情的老外干脆在这里“安营扎寨”,开起了旅馆、饭馆。
徒步漓江,从阳朔漓江杨堤码头出发,到达兴坪,十几公里的路程,5-6小时基本可以完成,这样零距离接触漓江山水,感受自然非同一般。
建议大家别忘记欣赏阳朔的日落,那是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日落,也是阳朔山水最美丽的时刻之一。
徒步行走
顺水而行
码头前有两三家饭店,吃完后,跟老板娘商量,说要去兴坪,她会安排用机动小船来接你们游览,这种小船最多只能坐四人,最好坐两人。
水路游览线的第二个部分是竹筏漂流,竹筏漂流是在遇龙河进行的。遇龙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树工农桥段,长约16公里,宽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质清澈,水流缓缓。
2007年阳朔第九届漓江渔火节已定于12月7日开幕!
攀岩斗勇
阳朔是世界攀岩爱好者的圣地,因为阳朔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别发育的区域,这里有成千上万拔地而起的奇峰怪岩,也造就了成千上万条可以攀爬的路线。阳朔一般向游客开放的比较简单的攀岩线路有:月亮山(上月亮山前得在景区门口买票,攀岩场地在山顶,有一石砌小道直通山顶,需走二三十分钟。月亮山是阳朔最早,也是最具吸引力和有特色的自然攀岩场)、大榕树(大榕树比月亮山要近一些,离县城约6公里,也为阳朔一著名景点。路线所在的岩壁在景点以西,穿过一村庄即到)、铜门山(位于遇龙河边,从大榕树向遇龙河上游方向步行约20分钟)、拇指峰(此峰位于金猫洞和大榕树之间的公路边,离县城约5公里)、金猫洞(此处紧靠公路,离县城约4公里。那里有5条打好膨胀锥的路线,适合初学者)。
《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奏响了。150名漓江边土生土长的渔民,用娴熟的驾驭竹筏的技艺,在蓝色的灯光中,伴着音乐“跳”起了前所未有的水面“圆舞曲”,以全新的手法演绎出“白沙渔火”的优雅和壮观。随着蓝、红、黄灯光的变幻,满江的竹筏时而组成圆圈,时而变成队列,竹篙在水面拍打出动听的节奏,撑开的渔网霎时间像在江中鼓满了风帆。传统和时尚在漓江上汇流,劳动的颂歌在书童山下谱写出最辉煌的生命礼赞……
西街每户民居和店面的背后,你都能找到一些传说,比如有“西街毕加索”称呼的林栋,比如每晚只生产三只烤鸡或三条烤鱼的“阳朔第一烧”周汝云。
山和水是阳朔的精华,阳朔的水路游览线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桂林——阳朔杨堤——阳朔兴坪,这条线路是当年美国总统以及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游览路线,因为是直接到阳朔的,所以走的只有阳朔杨堤——阳朔兴坪段,来回约3个多小时,票价约100元。我们坐的是稍大的船,顶上有钢板的那种,好处是我们自始至终都呆在船顶钢板上,或趴或坐或躺或站,视野略无碍滞,漓江秀色尽在四周,江岸鸟啼牛戏,小孩子水边玩耍,令人有出世之想。
注:该线路十分抢手,如果是在“五一”和“十一”期间去遇龙河漂流,一定要记得预定。
礼花在空中绽放开绚丽的花朵,鳌鱼洲上燃起了熊熊的篝火。演员和观众们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人们看呆了。来自阳朔白沙的老廖在漓江上打了差不多一辈子的鱼,他从未想到过他那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谋生手段,居然还这么“好看”。他告诉记者,打阳朔渔火节从1999年举办起,他每一届都要来看。来自区内外的几十位老记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相机快门几乎一直没有停过。桂林晚报的一位女记者想搭乘竹筏赶到对岸抢镜头,一脚未跨稳滑落江里,心爱的手机连同挎包浸在江水里也顾不上,却死死地举起相机抓紧筏边,在撑筏“渔哥”的救援下爬上竹筏,然后浑身湿淋淋地到对岸按快门。鳌鱼洲上,五六堆篝火串起的三四米高的火苗,映红了大家的笑脸,与狂欢的人们一同舞蹈……
漂流的工人很有意思,他会跟你一边划,一边讲述一些传说故事,还记得关于遇龙河的来历,他是这么说的:很久以前,东海有一条龙,巡游到此,看到如此胜景,觉得东海黯然失色,便潜藏下来不走了。这条龙晚上浮出水面贪婪地观赏美好的风光,后来忍不住有时白天也偷着出来,许多村民都曾见过,遇龙河因此得名。
②.江枫:水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举办
自1999年起,阳朔县政府开始举办“漓江渔火节”,以漓江“渔火”“烟火”“篝火”三把火为主线,加上文艺联欢,广场民间文艺表演,以及美术、书法、摄影展出,球赛、棋赛、自行车赛等文体赛事活动,使整个县城呈现出欢腾景象。“漓江渔火节”在每年金秋时节举行,为期3天,每到那时,“漓江渔火”以“三把火”为主线,与碧莲峰脚下河面的“四龙出水”“千盏莲灯”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一江灯火满江红”的绝妙佳景。
想住在农家的话,建议找一个漓江边或者是遇龙河边的住所,吃过丰盛的农家晚餐,端上一杯茶,坐到丝瓜藤下,静静地听着河水在前方两百米的地方平静而欢快地流着,空气中弥漫着柚子的清香,心情是晃晃悠悠的轻松。农家的夜静谧安详,面对黝黑的一切,你仿佛能听见树叶的窃窃私语,水边竹林里的竹笋们在欢快地成长。
风俗
每当夜幕降临,漓江边的渔民们乘上竹筏,点上火把,带上几只鸬鹚,成群结伙地在江上捕鱼。江面上,渔火穿梭如流萤飞舞,夜幕中,渔歌阵阵似天籁萦回,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图———在宋代就被列为“阳朔八景”之一的“白沙渔火”,近年来已成为阳朔的一个民俗旅游拳头产品,而11月29日至12月1日举行的第四届“锦绣漓江”阳朔渔火节,又用现代的声、光、歌、舞,把这幅民俗风情图演绎到了极致,展示出漓江上有史以来最壮观的渔火场面。 著名的书童山29日晚有了从未有过的辉煌:高悬的大彩球在夜空中轻轻地摇曳,探照灯的光柱划开夜的帷幕在天上水面交织成美丽的图案,岸边的600多盏射灯为宽阔的江湾戴上了五彩斑斓的项链。数千名嘉宾、媒体记者和游客、市民,带着刚刚在阳朔外事码头结束的“漓江神韵”竹排大赛的忍俊不禁,带着文化广场“仙境阳朔”摄影美术展的余韵,带着新西街“欢聚阳朔”啤酒狂欢节的微醺,早早地赶到这里,在蒙蒙细雨中,等在排列江中的游船上,候在书童山下的沙洲旁,争睹由阳朔县政府主办、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锦绣漓江”阳朔渔火节开幕式暨“白沙渔火”大型风情表演的盛况。
单车漫游
到了阳朔,让自行车奔驰在风光交织的乡间小路上,嗅着青山绿水中的乡野气息,深呼吸一口大自然最清甜的空气,一路闻鸟语花香,一路尽欢声笑语。
尤其是后者,晚饭后在阳朔码头上船,可容10人左右的中等机船,25元/人。开出几公里,然后来回在漓江上游弋,会有一到两叶小竹排表演鱼鹰捕鱼,游船侧开一盏小灯照明,江水清浅,可以清晰看到鱼鹰在水底潜游的景象,热爱大自然生命的人不容错过。看完表演后,游船停在一个浅滩上,渔公、鱼鹰均可让人照相留念。
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 。
夜游漓江
夜游漓江更别有一番风味。夜里乘船从桂林至阳朔,暮色中奇峰夹岸,碧水莺回,江中渔火,夹岸舍灯,星星点点,诗意盎然。
遇龙河的田园风光也堪称一绝。河岸两侧,田畴平整开阔,绿意逼人,稻花飘香。这景致和感觉,是在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找不到的。
火龙和灯阵渐渐隐去,几百把五颜六色的花伞、灯伞又出现在水上、岸边,构成一幅群景式的“烟雨漓江”画面。“打起渔鼓我就是漓江小渔娘,蓑衣斗笠扮出个俏模样。风情万种藏眼底,竹篙一点走四方。青山绿水间唱曲桂花谣,歌谣唱醉的漓江四季都飘香……”甜甜的桂林文场韵味的歌声,从江面上飘出,一位美丽的“小渔娘”在众渔民的簇拥下,乘着一条缀满鲜花的竹筏缓缓地驶入江心。淳朴的“渔哥”们,撑着竹筏载着持伞的姑娘在她周围变换出美妙的队形。劳动和爱情的欢乐,在这诗情画意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遍赏民情
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 ,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其中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从阳朔出发,往桂林方向16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叫石头城,这石头城其实是个村庄,因村庄外的一堵石头城墙而得名。岁月的沧桑,将这个城墙雕刻得很有历史感。石头城里村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石头盖的,屋顶的瓦都是石块来完成,屋子藏在树阴里,与自然融为一体。
住在西街的人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在不同的吧坐着,点一杯capchino,或是要一瓶酒边喝边看电影,要不就静静地坐着也很闲适。在阳朔泡吧的人多数不会拘束,所以当有人邀请你喝杯酒或是加入他们的谈话没有拒绝的必要。吧里还有书,如果想一个人安静也可以看看书。
相关诗词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漓江水清潭深鱼多,渔民一年四季收获丰裕。每年的10月30日,阳朔都将举办渔火节,在杨堤月光岛旁,在兴坪榕树潭中,在县城白沙湾处,在月亮山潘庄脚下,每当夜色朦胧,远山近岫仅存剪影,一只只燃着渔灯的竹筏便漂在江上,鸬鹚在渔人“鱼、鱼、鱼”的号令下,不断地在水面、水下翻飞、捕鱼,或三五小时,或通宵达旦,渔人总是要满载而归的。
阳朔徒步漓江的线路有5条,比较成熟经典的一条是,杨堤——望夫山——九马画山——冷风渡——兴坪古镇,徒步的时候一定不要只顾着埋头走路,而应该极力张望,张望这画家笔下最爱的景致,可以伴随着想像刘三姐的歌声。这条路线有三个地方一定不要错过,一是九马画山。这是漓江有名的景点,传说是人在这里看出的马匹越多那么你就越厉害,据说周总理当年就看出了九匹骏马;一是找寻新版人民币20元的背面的那段漓江风景。就在距离兴坪古镇不远,一个名叫黄布倒影的地方。这黄布倒影美到什么程度,我形容一下,层层叠叠青翠的山峰倒映在一江春水中,若有若无的水雾笼罩着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竹林,一叶竹筏老是飘荡在江中;一是兴坪古镇。兴坪很小,老街是石板路、老房子,新街是水泥路、新房子,有很多小吃摊和两三家旅馆。
遇龙河漂流不同一般漂流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激流勇进式的,而是平静的漂流,漂流的主要目的不是刺激,而是躺在竹筏上的躺椅上享受宁静的河流,享受牧歌般的田园,享受时间似乎停滞了的感觉,只偶尔冲下小水坝,让你平静中也有欢笑。这种平静的漂流有利于你观赏阳朔的山水,遇龙河两岸山峰清秀迤逦,连绵起伏,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遇龙河的水清澈透亮,鱼儿闲游,水筏飘摇,一一可见。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立于江岸之上,任清风拂面,一切烦扰便会释然,随之而来的平静、豁达,心里得到一种惬意的慰藉。
2012年渔火节定于12月12日开幕!
兴坪渔村是绝对要去的。那可是克林顿青睐的地方。渔村是古老东方农耕文明的缩影,坐落于距阳朔兴坪古镇约1.5公里的漓江边,是典型的华夏岭南文化古村,已有近500年历史。
鉴赏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前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唐诗三集合编》 :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 :“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古唐诗合解》 :“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意思
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悠扬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村子有至今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48座,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具有典型的中国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特色。村前漓江环绕,如悠悠玉带青罗。
7时30分,亮如白昼的灯火突然熄灭,江岸边的一排焰火随之点燃,那飞泻而下的耀眼的火瀑,拉开了实景风情表演的序幕。《刘三姐》的歌声在山水间萦绕,无数星星点点的灯光出现在临江而建的舞台上,那是由近200位演员组成的灯阵。虾灯、蟹灯、七色灯,随着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小伙的翩翩起舞,在夜幕中划出了奇妙的光的轨迹。两条由灯组成的长40米的火龙奔腾而出,在台上穿梭翻飞,昂扬的激情点燃了山,点燃了水,点燃了满江的风情。
兴坪的老屋也一定要仔细观察,你随随便便就能发现一条街的老房子,看外形就知道都是几百年的老东西了,从斑驳腐朽的木质和长满青苔的青黑的瓦片上透露出过去岁月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