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钗:“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打击乐器。在演奏中配合其他乐器起增加色彩、协调音色、稳定节奏的作用。
8、包包锣:“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打击乐器。音色浑厚、响亮,在演奏中起稳定节奏的作用。
传承状况
布依族查白歌节已逐渐演变为多民族参加的布依族传统节日,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影响也在日益扩大。
3、月琴:“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属弹拨乐器,有圆形、月牙形两种形状,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是演奏中的伴奏。
主要活动
活动内容
“查白歌节”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兴义及附近几个县的布依族青年和云南、广西边界的各族歌手汇聚一堂,来到县城二十多公里的顶效区查白场赶歌会。人数常多达二三万。人们把这个活动称为“赶查白”。歌会开始时,唢呐、长号同奏,铜锣喧天,鞭炮齐鸣,各路歌手登上歌台,用个人和集体对唱的形式一问一答的方法进行比赛,以问后对答不出时为输。歌节期间,未婚的男女青年借机寻觅情侣,一旦情投意合,便互赠信物,定下终身。

4、勒尤:勒尤是布依族的民间双簧竖欢乐器。“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形似唢呐,无碗,上置虫哨吹奏,可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
历史渊源
源于查郎与白妹的传说。虎场坝有一位见义勇为的青年叫查郎,从小与邻居家的白妹青梅竹马,十分要好。长大后,他们互赠信物,私订了终身。这时,有个山寨的财主看上了白妹,却遭到白妹的拒绝。财主不死心,便心生毒计,害死查郎。白妹得知查郎的噩耗,痛不欲生。夜里,她点燃了财主家的柴火垛,燃起熊熊大火。财主派家丁捉拿白妹,白妹纵身跳人火中,为查郎殉了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为爱情献身、为民除害、不畏强暴的布依夫妇他们生活过的虎场坝改名“查白场”,并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这天定为“查白歌节”。
2、情歌。情歌歌调主要为山歌调、妹调歌、浪哨调、四季调。布依族情歌是布依族民歌[¡]布依族民歌尤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有“大调…详情>的精华部分。情歌对唱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情歌既表达了男女双方的择偶标准,也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展现空间,对于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
9、小马锣(或丁丁锣):“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打击乐器。音色清脆,在演奏中起稳定节奏的作用,增添演出特色。
保护措施
2012年8月7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座谈会暨“布依族查白歌节”论坛在兴义举行。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7、葫芦胡:属拉弦乐器。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8年8月2日,查白村水中舞台举行了2018查白歌节布依山歌大赛,来自省内外的25支布依山歌队参加了比赛。
歌曲分类
1、查白山歌。包括:四平腔、三滴水、茅草歌、啦啦歌、咕噜歌、结巴歌、耸调、猜歌、笔管歌、罗罕山歌。曲调精练、结构单一、见物生情,声富于变化是布依族山歌的主要特点。它从歌唱生产劳动、生活斗争、风故事、风土人情至谈情说爱,内容极为广泛。
2、箫筒:“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属吹管乐器。音色甜美,穿透力强,极富山乡风味。
表演乐器
1、木叶:布依、瑶、侗、壮、彝等族单簧气鸣乐器最简单、最古老的乐器。音色优美,音乐动人,独具风采。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兴义市文化馆获得“布依族查白歌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兴义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5、牛角胡:“八音坐唱”乐器的一种,属拉弦乐器。音色明亮,在演奏中起主奏作用。
6、葫芦琴:又称瓢儿琴,属弹拨乐器。“八音坐唱”乐器中的一种,音色轻快,在演奏中起伴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