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传统节日 >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总结

是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春节以拜祭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欢乐祥和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秋节在我国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同时也是东南亚和东亚各国当地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季的传统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一、除夕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


八、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四、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七、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等,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四大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包括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端午浴等。

九、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节日,主要的习俗包括祭祀先祖、喝腊八粥等。


五、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三、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有禁烟火、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活动。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赏秋、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等。

二、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六、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