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民族节日 > 苗族的鼓社节

苗族的鼓社节

鼓社节在每年农历的10月间举行。鼓社节一般7天,最长的32天(如1986年雷山西江的鼓社节)

节日由来

鼓社,即立鼓为社,源自苗族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时的社会组织体制。
其主要内容通过鼓社节的活动表现出来。正如苗族古歌叙述的“姜央兴鼓社,全疆得共和”。不定期的则由占卜临时决定。节日期间有的只跳“木鼓舞”,有的跳“木鼓舞”、“芦笙舞”,舞蹈只限于同姓宗族参加。
黔东南地区苗族的鼓社节,又称“吃鼓藏”。
过去曾叫“吃牯脏”、“跳鼓脏”、“打鼓祭祖”等。鼓社节的内容相当丰富,各地的形式也略有不同,鼓社节上笙歌鼓舞,礼仪教化;立鼓为长官,团结众村寨,也是对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部落迁徙的历史记忆,好似民风民俗的博物馆。现在,人们俗称其为“鼓社节”。一般以七年为小祭,十三年为大祭。黔东南“台江反排木鼓舞”和“三都野记木鼓舞”最具代表性。

每三、五、七或十三年定期举行一次。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