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背景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已知的出生缺陷超过8000种,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据估算,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5.6%,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防控、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广泛开展出生…详细内容 »
预防措施
政策制度
主要内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出生缺陷疾病的综合防控,在制度上建立完善我国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由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组织制定,并于2018年8月20日印发《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国卫办妇幼发〔2018〕19号),指导各地落实相关目标任务。主要包括了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一、防治现状
二、总体要求
三、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四、加强支撑与保障
五、组织实施文件解读
一、为何制订《全国出生缺陷…详细内容 »
公益活动
活动主题
2024年活动主题:“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點健康”。
2023年活动主题:“预防出生缺陷,科学健康孕育”。
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科学理念、主要方法,推广出生缺陷防治核心信息,提倡适龄人群主动学习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增强预防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选择最佳生育年龄、积极孕育健康新生命;倡导新婚、备孕人群有准备怀孕生育,孕产妇规范参加孕期保健和产前筛查,家长主动带新生儿接受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等筛查;有条件地区开展婚育健康知识进企业、社区、校园活动,扩大宣传覆盖范围。针对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