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概述:
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主旨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
2023年4月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2024年4月24日,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其航天日的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节日由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這天由此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54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创下丰碑,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节日历史
2007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曾经宣布,自2007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8日确立为“航天日”,以促进全社会更多了解和关注航天,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4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科协界委员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8月,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答复,由国防科工局积极推动开展此项工作。12月25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来自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航天系统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20余人,对“中国航天日”的具体日期进行了讨论,并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详细内容 »
节日意义
第一,把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意义。
第二,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我们把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這条道路。
第四,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航天工程是个大工程,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为人类增进福祉,需要我们各国共同努力,特别是大国。
发行邮票
2022年4月4日,香港邮政宣布,于4月21日发售以“中国航天发展”为题的邮票小型张及相关邮品。
庆祝活动
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北京航天城以升国旗、主题签名、参观等方式,庆祝這个属于广大航天战线科技工作者的特殊日子。8時40分,航天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广场,不少科技工作者早早来到這里等待升国旗仪式的开始。9時整,伴着雄伟的国歌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与此同時,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主题签名活动也展开了。鲜红的条幅上印有“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和平利用太空,共谋人类福祉”24个大字。据介绍,条幅20米长、1.6米宽,代表着2016年。上面印有4句话24个字,代表着4月24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飞行,从单个飞船运行到多个航天器交会对接,从地月转…详细内容 »
中国航天史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在酒泉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成为当時第五个可以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于次日凌晨成功返回。自此,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详细内容 »
历年主题
[表格内容,请查阅详细]
历年主题_-年份-主题_/2017/航天创造美好生活_/2018/共筑航天新時代_/2019/逐梦航天,合作共赢_/2020/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_/2021/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_/2022/航天點亮梦想_/2023/格物致知,叩问苍穹_/2024/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