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经过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成立。
1980年6月3日,中国加入该公约,成为该公约第90个成员国。
1999年,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了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
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大会系列会议通过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目的意义
目的
促进各界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意义
确定“世界知识产权日”和开展有关活动将有助于突出知识产权在所有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并提高公众对人类在這一领域努力的认识和理解。
标志涵义
主体字是知识产权英文表达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首写字母,三个字母变形组成一个活跃的人体形状,意为“知识以人为本,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的利益”。标志包括主体字母、“宣传周”日期及中英文名称三部分,体现与世界知识产权日的联系。 |
历年主题
[表格内容,请查阅详细]
活动形式
每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确定一个主题,各成员国应围绕当年主题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举办各种宣传活动。
2015年,以“音乐”为主线。得益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網,人们接触的音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音乐的创作和表演需要艺术、个人、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巨大投入。要使文化充满生機,就必须确保创作者、作曲家、词曲作者和表演者都能从他们的音乐中获取经济价值。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致辞中指出:“今天是‘因乐而动,为乐维权’的日子——這不仅是为了确保我们的音乐人获得公平交易,而且是为了确保人们承认音乐人的创造性价值,重视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所做的独特贡献。”
2022年,为纪念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校友会共同举办“第三届‘知行天下论坛’——反不正当竞争专题研讨会”。
相关知识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艺术方面,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两部分。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機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