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雪豹数量尚不足4000只,分布在中亚高山区域,而且其种群数量还在进一步减少。过去16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与退化、盗猎、人兽冲突等致危因素,导致雪豹种群减少近20%,众多局部局域的种群形势更加严峻。而且,如果气候变化趋势不能得以扭转,将进一步加速其他众多相关威胁因素,把雪豹种群进一步推向灭绝的边缘。
wwf对雪豹的保护已有很长時间,“全球雪豹保护战略”将重點集中在wwf所识别出来的最为有效和最有价值的关键区域,包括减缓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减少雪豹与社区冲突的区域、减少盗猎和利用雪豹制品的区域等。
wwf“喜马拉雅项目”(living himalayas initiative)负责人萨米·托尼可斯基 (sami tornikoski)也指出:“尽管气候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因素,但我们同時也要重视其他相关的威胁因素,只有我们对气候变化及其他包括盗猎、报复性猎杀、猎物数量下降、不合理规划等威胁相关威胁因素一并加以整体考虑和综合应对,雪豹种群的长期稳定生存才能得以实现。”
萨米·托尼可斯基列举到印度、尼泊尔、不丹在老虎和犀牛等濒危动物种群恢复的有益经验時强调:在雪豹的保护中,我们只有与政府、保护专家、社区一同努力,雪豹保护才能最终取得成效,雪豹才能从濒危的边缘被挽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