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起因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
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機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機构,并与联合国建立…详细内容 »
设立宗旨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于1960年6月确定。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气象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把气象观测结果应用于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1878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成立,该组织1947年9月召开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由此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機构。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這一天以多种方式举行…详细内容 »
组织機构
主题口号
主题制定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主题的选择主要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定,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ipcc…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