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起源
关于“女生节”的起源,有不同的版本:1,女生节在国内最早起源于山东大学,国内第一届女生节于1986年3月7日在山东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此后各大媒体分别就“女生节”這一新生事物做了详尽的跟踪报道,女生节逐渐在象牙塔间蔓延;2,1991年诞生于广东工业大学的前身广东工学院,在男多女少的环境下,男生以“关爱女生”为宗旨,通过开展人文活动,引导女生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内涵,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心理健康,但時间不是3月7日,而是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为期一周。
20世纪90年代,中国妇联号召女性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国内部分高校响应妇联号召,举办 “女生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全面才能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代表品牌之一。
台湾地区从2013年起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台湾女孩节”,促使民众更重视女孩议题的权益。
庆祝群体
大学生
女生节作为高校发展过程中极具代表性和趣味性文化之一,大学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具体知识之外,更应该利用本身积淀的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尊重女性,男孩女孩都是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锻化出一些代表性和喜闻乐见的活动文化形式。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军,引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因此弘扬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借助大学利用本身具有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来培养学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为社会培养全面发…详细内容 »
文化表征
第一,节日主体:以年轻、未婚的女生为主。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深入推进,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她们的主体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逐渐觉醒。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時代,大学生比任何群体,比过去更重视自己的社会群体形象。他们要求表现自我、彰显个性,要跟得上時代发展的潮流来满足自我性别价值的需求。当代女大学生处在彰显个性、展现自我的時期。于是自创了属于自己的女生节,在她们眼里,3·7才是展现个性、脱离传统妇女节的更耳目一新的节日。随着女生节影响的扩大,社会上的女性也逐渐加入其中。女生节不仅仅是小女生的节日,也是她们的节日。过女生节并不意味着排斥成长,而是在欣赏成…详细内容 »
节日意义
女生节为女大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许多大学生认为举行女生节意义深远。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生活,体现学校尊重女生、关爱女生的风尚,促进男女同学间真挚地交流,和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又能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
女生节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广大女生更多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文化内涵,心理健康,从容自信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女生正确看待和审视自己,帮助女生们走成长、成才、成功之路,在未来的路中洋溢自信与热情、希望此次活动带给她们一些创新的,有价值的收获,让校园里因为有女生的存在变得格外绚丽。
女生节的诞生,体现了女性在教育地位的提升,也从侧面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升高。女生节的诞生,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女生节的诞生,表现了中国女性在为改变其命运而奋斗。
国外节日
在国外,除了三八妇女节以外,一些国家也有女生的节日,如:日本女孩节。
1.日本女孩节
在日本,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女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這一天是日本传统的“女孩节”。 女孩节又叫“桃花节”。因为过去女孩节是在旧历三月三日(比公历三月三日约迟一个月),正值桃花盛开之時,故此得名。
2.瑞典女孩节
欧洲国家瑞典也把儿童节分得比较细,每年的12月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
每年的8月7日则…详细内容 »
争议事件
2016年3月7日 ,一组高校女生节横幅因太“污”引热议,被直斥“性骚扰”。该高校官方称已全部撤下。
2016年3月7日傍晚,“华南农业大学”微信号推出题为《這么“污”的女生节横幅,我们坚决say no!》的文章,表示“這类所谓的“赞美”,却有且只针对身体,透露出来的,是男性欲望的满足,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不负责;……当关爱变成意淫,当校园充斥性暴力的文字,我们是否能容忍?在两性平等、倡导尊重女性的今天,学校里却出现了這样的横幅,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反思。”并特别贴出了“关于重申《校园内悬挂横幅等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提醒同学们规范横幅内容,维护学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