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大全 > 教师节 > 教师节的渊源传统

教师节的渊源传统

专门为教师设立的节日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時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尚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立于同一牌位受人朝拜。《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教师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汉晋時期,学校体制已十分完善,祭拜孔子非常盛行。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中提到,汉晋之時的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在孔子诞辰這一天,皇帝要亲率文武百官到孔庙祭拜,还要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布席函丈(教师)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 ”
作为古代的教师节,祭孔大典被称作“国之大典”。公元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不仅皇帝要在国都祭拜,各州、府、县都要举行仪式祭拜。典礼神圣而隆重,结束之后,还要奖励各地的一些优秀教师。
明清時期,祭孔大典已达到帝王规格,规模异常盛大。清代乾隆帝不仅在北京孔庙举行大典,还曾先后八次亲临山东曲阜拜谒孔子。同時,清政府还提高了各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工资,规定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可在祭孔当天被授予八品官职。
历史上那些大教育家,孔子、墨子、朱熹、老子、王诩、王守仁、陈献章、何子渊、蔡元培、厉麟似……他们创立和集大成的学术思想,让中华文明传承有序、薪火不息;他们教出的弟子,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努力方向。
教师节的渊源传统

» 返回教师节目录

黄历列表 农历黄历大全 吉日大全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