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宗旨
化学战: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近百年来化学武器被用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致了数百万人伤亡。
背景信息
实现化学武器裁军的历史始于一个多世纪前,当時《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创立标志着這一严肃努力达到了顶峰。化学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规模使用,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伤亡总数高达100万人。
然而,化学武器并没有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二战之后,随着核辩论的展开,一些国家逐渐认识到其军火库中的化学武器只能带来有限的边际价值,与此同時,此类武器在使用和扩散方面所带来的威胁使得对其进行全面禁止变得合乎人意。
《化学武器公约》于1993年通过,并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公约》决心,“为了全人类,通过执…详细内容 »
事件经过
1915年,伊普尔战役中首次使用现代化学武器。自此以后,化学武器继续发展,用来对付士兵和平民,冷战時期化学武器武库达最高點,经过长期艰苦谈判,直到1997年4月29日《化学武器公约》才生效。
日本外务省28日凌晨宣布,有关日军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处理问题,由于无法在《禁止化学武器条约》中规定的2007年4月這一期限前完成处理工作,日本已向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将期限延后5年。
延长后的新期限将为2012年4月。根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延长期限须在到期前的一年内提出申请。自2000年起,日本政府处理了遗弃在中国境内的约4万枚化学武器。但是埋在吉林省敦化市哈尔巴岭地区的化学武器估计仍有30万至40万枚尚未处理,因此日本政府判断很难在余下的一年内完成处理工作。
活动内容
2006年4月29日是世界第一个“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还没有加入《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国家毫不拖延地批准和加入,已加入的国家须加倍努力以求充分执行该公约,并确保化学武器不流入非政府团体和个人手里。
产生影响
化学战一个世纪前, 一些化学品被用在战争中, 這种残酷的、大面积的战争夺走了数百万条生命,即便是幸存者,也造成永久失能和终生残疾。纪念所有化学战争的受害者,为的是永远不能忘却化学武器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磨难!一个有效的全球性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将作为受害者们最合适的纪念碑,当全球所有国家都加入《公约》和履行义务時,意味着全球所有国家将永远拒绝化学武器,這个纪念碑才能高高地竖起。
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新的挑战也已出现。参加《化学武器公约》的国家日增,但任务仍未完成。呼吁还没有批准或加入《公约》的国家毫不拖延 地批准和加入。同時我们全都必须加倍努力以求充分执行《公约》,但也要确保化学武器不会流入非国家行动者手里。要完成這项任务,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必须提高警觉并加强协调。值此纪念日,让我们保证使這些可怕的武器成为历史,并谨此向化学战的受害者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