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每年的10月2日是国际非暴力日。
2007年6月15日,第61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非暴力思想和策略的创始人。他曾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联大创设国际非暴力日,其宗旨是建立“和平、宽容、理解和非暴力”的文化,并希望能够通过传播這种非暴力文化,促进宽容和增进人类尊严,帮助制止暴力,使人类不仅能结束战争,而且能最终远离战争。
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战乱正造成沉重代…详细内容 »
背景介绍
這座青铜雕塑叫“非暴力”,是一把0.45英寸口径左轮手枪的放大复制品,枪口被打成一个结,由瑞典艺术家卡尔·弗雷德里克·雷乌特斯韦德创作,卢森堡赠送,位于面朝一大道交45街处的大会大楼外侧。
非暴力常常被视为和平主义的同义词,但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非暴力一词已经被许多社会变革运动采用,并不只是反对战争。
非暴力理论的一个主要信念是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因此非暴力是想以撤消人民的同意与合作的方式来颠覆這种权力。
决议说,为了建立“和平、宽容、理解和非暴力”的文化,联合国大会邀请成员国、联合国機构、地区和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10月2日…详细内容 »
纪念
2007年10月2日是第一个国际非暴力日,這一天也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以及非暴力思想和策略的创始人圣雄甘地的生日。据联合国網站报道,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词指出,现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传播甘地的非暴力思想。
联合国创建者希望联合国能够通过传播和平文化,促进宽容和增进人类尊严,来帮助制止暴力,使人类不仅能结束战争,而且能最终做到不需要战争。
当今世界各个社区中的不宽容现象越来越多,不同文化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极端主义教条和暴力意识形态在不断增强,温和力量在步步退缩。亟需扭转這种趋势,在从个人乃至国家的每个层次上,弘扬真正的宽容和非暴力。
潘基文希望“国际非暴力日”有助于向越来越多的人传播甘地的非暴力信息,早日消除暴力。为纪念“国际非暴力日”,纽约总部举行了有关甘地思想在当今世界应用价值的讨论、甘地传记电影的首映仪式以及一个大型专题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