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宗旨
发展历史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一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长期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全球气候、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此后20多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氟里昂替代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为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联合国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在這一天,各成员国相应开展纪念活动。
1976年4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决定召开一次“评价整个臭氧层”国际会议之后,于1977年3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有32个国家参加的“专家会议”。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关于臭氧…详细内容 »
活动内容
国际行动
保护臭氧层采取的措施 :面对臭氧层被破坏的严峻形势,在联合国环境署的组织协调下,国际社会于1985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确定了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的原则;1987年又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定了全球保护臭氧层国际合作的框架。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各签约国分阶段停止生产和使用cfcs制冷剂,发达国家要在1996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和使用cfcs制冷剂,而其他所有国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和使用cfcs制冷剂,现有设备和新设备都要改用无cf…详细内容 »
历届主题
中国的国际臭氧日纪念活动以“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行动”为主题
1998年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请购买有益于臭氧层的产品”
1999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主题是:“保护天空,保护臭氧层”
2000年的主题是:“拯救我们的天空:保护你自己;保护臭氧层”
2004年的主题是:“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善待我们共同拥有的星球”
2005年的主题是“善待臭氧,安享阳光”
2006年的主题是“保护臭氧层,拯救地球生命”
2008年的主题为“全球携手,共享益处”
2009年的主题为“全…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