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锡克教和佛教——本土宗教的多元与互动
参考文献
中外文单词对照
第四节 现代印度:多元宗教论
一 19世纪的改革与“梵社”
四 宪法框架与世俗主义支柱
(一)保罗·尼特的问题
一 “诸宗教”的问题
内容简介
《印度宗教多元文化》书稿终于草成。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南亚宗教发展态势”的系列专著之一,这部书稿是在“项目任务”的压力下完成的。几年来,尽管由于某些事务性原因,不时中断本课题研究,但精神上始终保持着对于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现在书稿完成了,在“如释重负”之前,我还想说几句题外话,算作自己的一点心得吧。
第一节 印度多元宗教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锡克教传统:世俗主义的含义
二 “少数人团体”的分布和特点
一 印度多元宗教的信仰格局
一 “印度教大会”和“印度教特性”
(二)研究意义
……
第七章 综论
第三节 多元宗教格局的相关问题
(二)东方宗教的回应
图书目录
绪论
三 多元宗教格局的相关问题
四 印度多元宗教性的特点
三 尼赫鲁与国大党的宗教观
二复兴主义与“圣社”
后记
三 神圣和世俗的统
作者简介
邱永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当代宗教和印度宗教文化研究,著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世俗化研究》等专著,撰有《宗教传统,中国和印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交流》等研究论文,主编《中国宗教报告(2008)》(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09)》(蓝皮书)。
四 近代印度的宗教多元观
二 宗教多元主义:概念讨论
第一节 印度宗教传统:多元宽容模式
第五章 印度基督教——皈依基督教与适应多元化
一 印度教徒的认定
第三节 印度宗教传统:原教旨主义
第一章 印度多元宗教性
二 宗教“少数人团体”问题
第四章 南亚伊斯兰教——寻求多元主义
(二)多重含义的“宗教多元主义”
第六章 印度宗教多元观的实践
三 “印度教特性”释义
一 多元格局形成的概述
一 作为历史长河的印度教
三 印度多元宗教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 印度教传统:复兴主义
二 多元与宽容的统
二 南亚次大陆北部的伊斯兰化
(三)印度的宗教多元主义
一 印度世俗主义的危机
三 印度多元宗教的研究
二 “印度国民志愿团”和“同盟家族”
二 甘地主义视角
索引
承接这个课题的初衷,是通过研究印度宗教多元化的形成及其长期共生共存的格局,为世界宗教多元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推动进一步的思考。这个初衷是否已经实现或者将来能否实现,都不得而知,不过,印度宗教多元格局本身对于我们确实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三 甘地的印度教
三 基督教在印度的传播
第二章 印度教——世俗与多元
(一)研究框架
第二节 现代多元宗教格局的变化
(一)与宗教多元主义相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