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时令节气 > 富有江淮农耕文明特色的巢北夏至节

富有江淮农耕文明特色的巢北夏至节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牧童们用木棍对击木制圆球,自订规则,各显球艺,既是游戏,又是体育锻炼。夏至日这天太阳高度最高,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往北越长。朱登基后,为表示不忘儿时之苦,提倡每逢这天都要庆贺,尤其要给放牛娃过节。闹到最后,大家抱柴草在上面烧,称烧谷墩。夏至节是我国先秦古人确立的四大节气之一,后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这一天,主要是给放牛的老人和孩子过节。农民利用稍闲之机,过一天节日,作为紧张劳动后的整休,并借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从夏至节起,农村田埂养草,耕牛只能在岗上放牧。夏至节,俗称“放牛节”,特别流行在巢北夏阁、柘皋、苏湾、栏杆集镇和含山、肥东等广大地区,世代沿袭。这天,耕牛也加喂精料,角系红布。在巢北,这天,家家用新菜油、新麦面炸点心,炸南瓜花。早餐吃点心、五香蛋、绿豆糕,中餐也备有荤菜。旧时,为了禳灾避难,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往往寄托于夏至节祭祖祀神,祈求禳灾避邪、作物丰收。此时,小麦、大麦登场,油菜入仓,蚕豆、豌豆成熟,农事大定。过去,放牛娃这天倍受优待,除休假一天外,家长或东家还发给大汗手巾、草帽、花鞭炮等。何谓夏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
巢湖市居巢区巢北农村不过端午节,习惯在夏至日过夏至节,而且,把夏至节过得特别隆重,男婚女嫁前都要在这一天送礼,尤其是男方要给女方送夏衣。
并与别的村子比谁把火烧得旺。此后,阳气由盛逐渐转衰,阳光直射地面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因为夏至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也是发生病虫害、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这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农历芒种节后十五天是夏至日,在公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至者,极也。饭后,孩子们三、五成群去山岗上打球。

夏至前后,也是农忙之时,本地收麦、打场、收粮,随即种稻插秧。
相传朱元璋少时为财主放牛,是日,财主给他半升蚕豆,让他饱餐一顿。晚饭后,全村青少年都到村里特地垒起的大土墩前,大家分别上去占山为王,和后上的人角力,你推我赶。

夏至节,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
出处/作者:刘宗勇(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