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十五的月亮为何十六圆

十五的月亮为何十六圆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


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
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

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


由于月亮环绕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均匀,有时快,有时慢,由此,朔望月的长度与其平均值可以相差到6个小时,因此,望月也可以延迟到十七晚上才发生。
当然,如果朔发生在初一的清晨,那么望会发生在十五的晚上,因此,望恰好发生在中秋夜的年份也是有的。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


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



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
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什么是“望”?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叫“朔”。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