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鹤顶格”对联

“鹤顶格”对联



山高水远兵营少

海阔城宽馆庙多

横批:关雄天下

上下联和横批的第一字“山海关”,可谓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写出了这条村庄的父老对后辈的期望和鼓励。

古井镇长沙村的牌楼联

长道扬鞭去;沙堤衣锦回。
”也是一副很好的鹤顶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其巧妙运用鹤顶格,形象逼真毫无雕琢之痕迹。

这一副对联把公园的奇景夸张地表现出来,并且鹤顶嵌入“龙沙”两字。


要创作鹤顶格对联,除要满足对联基本要素的要求外,还要注意,嵌入的字,要与联句一气呵成,不要留斧凿痕,尤其不要为了鹤顶、藏字而生造词语。


在撰写鹤顶格的对联时,想藏两个字就不用加横批了,如果想藏3个字就需加上横批。

所谓鹤顶格,又称“冠头格”、“凤顶格”、“丹顶格”、“顶头格”、“藏头格”等。


题贺龙元帅碑林联

贺表高悬,两把菜刀敌胆破;

龙光远照,一身正气史书惊。


清朝初期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楹联

明月有情常照我;

清风无事乱翻书。
就是把要嵌入的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的位置上,就像仙鹤头顶上的一点红,尤其令人醒目,因而得此名。对联的内容是靠形式衬托,形式又为内容服务。例如: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当时反清复明的斗争风起云涌,作者有意在联语之首镶嵌“明”、“清”两字,一褒一贬,良苦用心显而易见。



如若应用在诗中,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藏头诗。


这副对联切合贺龙元帅的特殊身份、人生经历、战斗情景,本联以联书史、感人肺腑。


例如:

王三益撰齐齐哈尔龙沙公园联

龙翻云海千层浪;沙落湖天万点金。
也不要撰出上、下联不对仗的所谓“对联”。

运用此格能使所镶嵌的文字突出明显。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