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天津老店商业俗语

天津老店商业俗语



在谦祥益,有些“写字儿学徒”不断成长,独当一面,经逐级提升参与管理工作,成为令同事羡慕的“门屋徒”。
如“人叫人累死人,货叫人挤满门”,意思是买卖要以货取人。著名的福兴恒颜料庄在“十大铺规”的基础上,有承古训订立“经商理财十八法”,如“买卖要随时,切勿挨延,挨延则机宜失;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货色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减”等等。那些天资聪慧的买卖家,旨在以严格的店规与周到的服务赢得更多的回头客,财源流水长。消费大户和老主顾购买商品记“札子”(账单)定期付款,这无疑也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手段。对于职员打架违纪则有“两人打架,一打两散”的规定。

在传统商业活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承或自然产生了不少言简意赅的商业习俗用语,其内容与商家严格的经营管理和周到的服务是密不可分的。
大宗购物专有“送包”者送至府上。另外,不用“三爷”(少爷、姑爷、舅爷)是多家名店的共同特点。进店门准有门旁“了高的”服务生与您热情招呼,售货员还要侍以烟茶,百问不烦,百挑不厌。多给顾客放点尺寸,消费者高兴,买卖自然好。条规严谨明细。正如正兴德所云,“客到店,买一半”,老商号视顾客为上帝的确是由衷的。一般少年自入店即与商家契约学徒,成为“写字儿学徒”,要谨记“不穿3年木头裙子,学不成一个买卖人”的内涵。

“买布的不怕扁担[¡]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详情>量”,瑞蚨祥、元隆、谦祥益等大绸缎庄“加放一尺”的优惠售货办法,在传统商界颇为著名。


谦祥益绸缎庄、正兴德茶庄、中华百货售品所等知名大商号,经商颇求板眼,铺规严明。
老字号用人讲究“生行莫入,熟行莫出”。习惯认为“三爷”是造成内部矛盾与意见的根源,任人惟能胜过任人惟亲。所谓穿木头裙子就是站柜台,商家用人时也爱用穿过木头裙子者,认为他们业务熟悉,守规矩。

不仅如此,许多大商号晚间还要由门市经理召集伙计们在一起,就每人一天的工作表现予以总结或学习业务,时称“过堂”。
同时,勤勉努力,所谓“买卖不懂行,瞎子撞南墙”、“买卖常算,庄稼常看”等俗语正是这个道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