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时令节气 > 徐州腊八节习俗

徐州腊八节习俗



徐州一带,一般从腊月初一始,各家各户早晚即要上三柱香祭祖、敬天地神灵。
这种风气,以尼庵为盛,憎寺较少。此外,寺庵在送粥时,附送“会帖”。有趣的是,腊八这一天也是佛教徒的纪念日。腊月之说,源于远古时期。有味精以来,又兴加一点味精。俗称“富贵有余”、“越吃越有”。久之,十二月便习称为“腊月”。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初八日为“腊八节”。
徐州方言,拉巴有抚养、帮助、提携等含义),以为有助于孩子祛灾避难、健康成长。徐州人讲究让小孩多吃别家送来的腊八粥,俗称“拉巴,拉巴”(拉巴即腊八的谐音。

旧时习俗,腊八粥煮好后,必先盛上一些供奉在祖先神龛、天地神案上。


煮腊八粥讲究多煮,吃不完次日再吃。
帖上写着该寺庵本月或新年正月结会的日期,恭请施主至期进香祈福。至初八日晨煮食腊八粥。
甜粥的做法是:用糯米加南桂、玫瑰花、蜜枣、桔饼、桃仁、果脯等同煮。信佛而又家产丰厚之家,往往一个上午可收到十几份不同寺庵送来的腊八粥。相传释迎牟尼即是在这一天得道成佛的,因他是在腊八这天喝了牧羊女送的米奶粥而得通,所以每到这一天,佛教徒一定要熬粥供佛祖,并形成施舍粥的习规。那时人们常于冬末十二月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称为“腊祭”。

腊祭不固定在某一天,到了南北朝时期,才固定为腊月初八这一天,称为“腊日”。


这一天,各寺庙中的僧尼,必用大锅煮腊八粥,广送施主。
咸粥的做法是:用粳米加豆腐皮、香干粒、榨菜(或冬菜)、笋丝、肉丝、花生米等同煮,煮好后再加胡椒粉、麻油。煮好后,吃时再拌入白糖或蜂蜜。徐州的腊八粥分咸甜两种。然后,再盛一些分送有小孩的邻居和亲朋。施主们接受以后,要回赠一些灯油或布施一些其它财物。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