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传统文化 > 时令节气 > 关于腊八节的诗词

关于腊八节的诗词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7、腊八

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8、腊日

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霜迷武岫人难别,雪冻玄崖屐好登。

依义笑同狐鬼垒,栖阴嗟与蝶螟朋。

凭将毒鼓敲云日,放得心安法亦藤。

20、庆清朝慢壬子腊八同毛大可陆荩思先生沈御泠陆云士章天节柳靖公吴瑹符诸子宴集

清代:俞士彪

红酒催诗,绿波泛斝,千秋空想芳踪。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9、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宋代: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5、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负屈以来经廿载,任教风雪夜冥冥。

17、西江月其三腊八前二日写梅,寿内四十八岁

清代:姚华

雪后苔枝缀玉,春前铁萼簪红。

湖云冻坼水西东。千里月来催梦。


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12、腊八粥

清代:王季珠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13、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

明代:杨慎

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


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

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

清吟迟月渚,剪烛永今宵。

14、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明代: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16、腊八

明代:释函可

畏寒谁复睹明星,破寺柴门手自扃。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6、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邻老心情未艾,如花眉寿堪同。

消寒图上候东风。长笛一声初弄。

18、丙戌腊八阻风策口

明代:黄衷

江路邅回还策口,簿书傍午且华颠。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15、腊八日夜直

清代:曾国藩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谁知今朝欢宴,我辈重逢。

薄暮门前雪霁,小梅枝上月朦胧。

瑶席敞,氍毹座软,橙橘香浓。

人世上,嘉会少,百年里多半,纷冗匆匆。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4、腊节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10、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代: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节,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前身为古代的腊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直到魏晋…详情>”、“成道会”等。

1、腊日

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念如今,此意谁同。

溪光不尽,山翠无穷。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2、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3、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且须相忘少壮,共话情悰。

座上不衣自煖,阳春先到画堂中。

明朝看,当筵新咏,还是谁工。。


光阴流转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

隔舸香糜晨馔玉,挟风残雪昼飘绵。

土阶蓂草孤根老,望断青阳楚岸边。

19、腊八日武陵山中送独露上人还雷峰参天然和尚

明代:杨晋

曲唱谁家嗣阿灯,新篁今喜汝重能。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11、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宋代:虞集

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