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香艳纽扣:花样百出 传情通郎意
“纽扣儿,凑就的姻缘好。”因为纽扣“生成一对相依靠”的特征,自然成为男女之间再合适不过的传情信物,《挂枝儿》中也有这样的曲词:“机梳儿,是奴家亲手做就。明代小说《梼杌闲评》里有将纽扣作为礼物的描写:“一个小厮将个小纸匣儿递与一娘……却是一条白绫洒花汗巾系着一副银挑牙、一双大红洒花褶衣、两副丝带、两副玉纽扣。你搭上我,我搭上你,两下搂得坚牢,生成一对相依靠。制作考究的纽扣还会镶嵌各类宝石、珍珠作为装饰。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系定同心结,绾下刎颈交。到了明代,由于女性重视将颈部包住,在衣领处缀纽扣便很快流行起来,甚至由此导致了竖领(立领)的诞生。
明代纽扣的款式造型非常丰富,大多是带有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常见的有:蜂赶菊(唐《寒蜂采菊蕊》诗: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送亲亲牢系着,休忘了旧。)、莲生童子及葵花、灵芝、祥云、福寿、卍字等。通常用于衣领的纽扣稍小,用于衣襟的纽扣则略大些。香茶儿并扣钮,都藏在里头。
精致漂亮的纽扣也和其他首饰一样受到女性的喜爱与重视。香茶儿噙在口,钮扣儿在心头……”。一会儿分开也,一会儿又拢了。从结构来看,纽扣的原理与襻扣相同,扣合时,将纽扣一端的圆形突出部分伸入“纽门”的圆孔中搭平即可,反之亦能轻松解开。
明代纽扣,多用金、银、铜等金属或玉制成,样式大小不一。
纽扣出现得非常早,自唐代以后在服饰上使用得更加普遍,南宋临安就有专门经营“纽扣子”的小经纪。”(冯梦龙评《挂枝儿》)
原来恋爱中的男女,是一副可分可合的纽扣,这个比喻是不是很有趣?
《挂枝儿》是明代非常流行的小曲儿,纽扣是明代人生活中常见的物事。)、蝶恋花(《乐府诗集》: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