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得“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诗,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玉帝在天庭看到了牛犯的错误,十分震怒。”
“三天才吃一顿。
不料,牛却很高兴,因为它看到人间生活贫苦,正想帮助这些人呢。
读完这个故事,无端的感动。
据白族民间传说,牛是从天上派到尘间来的。
有一天,玉皇大帝派牛到人间,要它传递自己的旨意。它明白自己是去做一件有违良心的事。
这牛一路走着,慢腾腾的,心里老大不高兴。
这时,牛的前脚突然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跌倒在地,它挣扎着爬起来,立马想起重复玉帝的话,不想却把话说成了“一天吃三顿,一天吃三顿。
从那一天起,牛就驾起犁,为人们耕地,还以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主人。”它本来不想领旨的。立即下了御旨,罚牛不得重返天庭,留在凡间为人干活,以赎误传御旨的罪过。这怎么行呢?”牛心里想。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一看到玉帝严厉的脸色,只好忍住口,慢吞吞上了路。
牛的心里突然疼起来了,“要是三天吃一顿,他们肯定会饿死的。因为,玉帝要它传的旨意是:要地上的人“三天才吃一顿。它的脚步越走越慢。牛就开始与人接触了。
从前,地上没有牛,人们种地,只能用锄头,顶风冒雨,一锄一锄,虽然使出了洪荒之力,仍然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只好饿着肚子干活。
一路上,牛生怕把玉帝的御旨传错,只好一路走一路重复着玉帝的话--“三天吃一顿,三天吃一顿……”说着说着,牛的心又像刀子割一样疼起来。
牛是世界上最与人亲近的动物之一。牛的善良,牛的勤劳,牛的奉献,是人所共知的。”
这说错的话后来就变成玉帝的御旨了。它看到地上的人早出晚归,每天在烈日下、风雨中劳动,面黄肌瘦的样子,心里实在同情他们。
牛为什么耕地
出处/作者:张乃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