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间传说 >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典故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典故

褒信县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息县包信镇。实际上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这样即使他赢棋,别人也会心服口服。“饶”字除了饶恕之意外,在古代的围棋界语境中还有让先、让子的意思。道家把修道人得道后,假托如衣物、竹杖、剑等物,化作遗体障人耳目,而真正的本人升天解脱的方式,谓之尸解。"

译:

据宋朝文人姚宽《西溪丛语》记载: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饶人一先”,也就是让人家先走一步,占据棋盘上的先手优势。


这位道士曾经作过一首诗: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句话实际出自宋代俞文豹所著的《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逝世前他曾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后事。
“得饶人处且饶人”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宽容大度,该退让时就主动退让,要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要把事做绝。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从此道士的故事与他的诗流传开来,渐渐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一句诗被单独提出来,以表示对别人的宽容、理解、体谅,对别人的错误宽恕、饶恕之意。


这个道士后来在褒信县去世。


“烂柯”是围棋的别称。
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就曾如是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后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墓穴里只有空空的棺材和衣服。
由于这位老道的棋艺十分高明,而且棋风也颇有大将之风,所以他深受世人的称赞。’”

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


大家明白道士是位高人,他已经用“尸解”的方式成神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