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独奏、合奏、伴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音箱较大,采用多板拼合,蒙蟒皮,琴杆较短,上黏指板,嵌二十四或二十五个铜制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演奏时,琴横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腕部挟着音箱,拇指、食指执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拨片弹奏。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
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不置共鸣弦。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新型热瓦普全长93厘米。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
塔吉克族乐器热瓦普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